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考考
6月21日上午,西江封开江口站水位持续上升,13时30分出现22.48米的洪峰水位(警戒水位17.80米)。当日下午,水位逐渐回落。受洪水影响,封开县江口街道沿江区域遭受水浸,且浸水高度不断攀升,在此居住的居民和沿街商铺受到较大影响。
确保受灾人员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住、有干净水喝、孩子有地方学习、有病能及时得到救治。这是封开县抗洪救灾的最低标准。
有人要撤离,有人要上学,有人要搬东西……在江口街道贺江一桥桥头附近的居民区,冲锋舟、渔船奔忙不止。自19日晚上开始,这里时刻有人值守,随时出发接应受困群众。
应急救援人员组织皮划艇、冲锋舟等接送受困群众。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春林 摄
21日早上10点,封开县天气晴朗,热浪席卷,满配装备的救援队员顾不上擦拭汗水,开着冲锋舟往返接送群众。浸水区域积水颇深,枯枝烂木漂浮,偶尔躲避不及,冲锋舟螺旋桨被缠绕,就不得不熄火检查。天气热、水脏,装备重,这些都是救援人员需要面对的问题。
“我们是三班轮值,24小时不停,居民有需求我们便出发。”在接送现场,消防救援负责人蔡建星告诉记者,为充分保障群众出行需求,贺江一桥附近浸水区域共配备2台消防车、3艘橡皮艇、14位指战员,与江口街道组织的20多条渔船共同配合,三班倒24小时保障区域内群众出行运送。
“我这有一批物资需要搬离,能不能帮帮我?”21日上午10时30分,救援人员接到市民蔡女士求助电话,“这批机器和布料价值较高,而且购买难度大,请你们帮忙。”消防救援人员随即出发,由于一楼已被水浸,他们只能借助木梯爬入楼内。经过将近半小时努力,该批物资全部转移,成功帮助蔡女士降低了损失。
值班、巡查、转移群众……江口街道大塘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这两天也忙得不可开交。21日一早,大塘社区党委书记黎源燕便接到社区内一家药店来电,随着江水水位上涨,店内药品有可能遭受水浸造成损失。黎源燕立即联系组织网格志愿者前往店铺搬离药品。经过快速奋战,药店药品得以全部转移。
“我们每年都要面临洪峰过境的考验,已经有足够的经验,在预测洪峰过境前一个月便开始筹备,摸排小区居民情况,过境前一周就要挨家挨户通知,做到应转尽转,保障居民安全。”黎源燕告诉记者,截至21日上午,居委会已将6户共15名需要转移的居民全部转移至安置点。
洪峰过境期间,江口街道临近江边的低洼地区不断有水涌出,部分商铺已经进水,未进水的商铺则将沙袋等物资堆在门口,以备不时之需。“我们主要负责服务对接,帮助需要搬离的商铺清理东西,并维护现场秩序,让撤离井然有序。”在大塘一路值守的志愿者李俊锋告诉记者,江口街道每个浸水点都安排了志愿者和消防救援人员值守,“等到洪水退去,我们才会撤离。”李俊锋说。
除了江口街道,封开县西江沿岸村镇同样受灾。21日16时,记者前往距离封开城区15公里的平凤镇蟠龙村。这里是蟠龙河河水进入西江的入口处,受西江水位抬升影响,蟠龙村是本次洪水过程中封开最早被侵袭的地区。
“13日水位就明显上涨了,先是江堤,再是农田,后来房屋也开始进水了。”蟠龙村支书李伟池告诉记者,连日来,水位不断上涨,村民也陆续撤离至安全区域。截至21日12时,平凤镇已将20米以下因洪水受浸及出门道路受淹的受灾人员307人转移至安置点。
“我们准备了铺盖、水、风扇等物品,并免费为居民提供一日三餐。”在位于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空置厂房内的安置点,平凤镇党委宣传委员刘海清告诉记者,镇党委、镇政府秉承着应转尽转原则,将风险区域内的居民全部撤离至安全地区,由于受灾群众中有30多名小学生,安置点还配备多张书桌供学生使用。
与此同时,由省水利厅调派的2台大型抽水机也在24小时不停歇运作,将蟠龙村内涝的积水抽排到西江,降低内涝对村民的影响。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