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庆德城街道大桥村委会五一村小组 五村合一取名五一
“我们的村名和‘五一’国际劳动节没有关系。”德庆县德城街道办事处大桥村委会五一村小组组长林金华笑着对记者说。
据林金华介绍,在如今五一村的范围内,以前是零散分布着五条小村,村名各有不同。有的村户数太少,不方便管理。“大约在上个世纪80年代,大桥村委会决定将五条小村合并成一个村小组。”对于新的村名,村干部一时也想不到用哪个好,当时有人提出,既然是五条村子合并而成,就叫五一村吧,想不到大家都举手赞成,村名由此而来。
据了解,该村主要有李、郑、阮等姓,常住人口约500人。由于该村紧靠县城,村集体收入主要靠出租部分铺位为主。
广宁南街街道五一社区 这里是“五一”的世界
提到广宁县南街街道五一社区的历史,五一社区居委会支部书记梁新乾娓娓道来。“五一社区以前为水圳乡,由大坪、木林、水圳、都巷等四条村子组成。”他说,在上世纪60年代,村要改名,大伙儿纷纷给意见。
其中一位年轻村民说,四条村子合并而成,就叫“四一”大队好了。此举遭到村里老人的反对,认为“四”的谐音不吉利。现场有人顺势提出,“四一不行,就叫五一吧。”想不到这一提法,大家竟然一致通过,决定改为五一大队,后改名为五一社区。
在上世纪90年代,五一社区建起了多条街道,其中一条为五一路。记者沿着该路走了一圈,见到有五一云吞店、五一玻璃店、五一装饰材料店等。建筑住宅方面有五一豪庭、五一花园等。邻街还有一座五一大市场,里面人声鼎沸,生意兴旺。
在五一路的北端,有五一公交车站,还有一座五一桥。“这座桥建于上世纪60年代,当时宽仅5米,人车混行,狭窄又拥挤。后来桥梁被洪水冲毁,之后建成现在这座新桥,宽达到30多米,人车分流,安全又舒适。”今年65岁的五一社区居民赵建军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