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苑卉
深夜,突如其来的电话铃声吵醒了广宁县阳光志愿者协会会长陈国顺。协会的心理咨询师卓老师来电话告知有求助对象,需要立刻赶往现场开展心理辅导。像这样的情景,对陈国顺来说并不陌生。
从偶然听闻小学生轻生事件而萌发志愿初心,到组建心理求助热线,多年来,陈国顺一直致力于协助心理受困者走出心理阴霾,以“阳光引路人”的身份为他们送去关心与温暖。从2020年9月至2024年2月,陈国顺牵头成立的“关爱生命”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共服务1500人次,他因此被评为广东省第十批“岗位学雷锋标兵”。
组建心理求助热线
2013年,41岁的陈国顺偶然得知广宁县乡村某小学一名学生因心理问题轻生。当时的他想方设法联系到这名学生的家属,得到家属允许后,登门了解情况和关心问候。他像朋友一样,与学生聊天,引导他认识情绪、正确宣泄情绪,协助其走出心理阴霾,继续学业,同时捐献7000元医疗救助款缓解这名小学生的家庭经济压力,用实际行动为他提供经济上和精神上的帮助。“我是学医出身,在医院工作,正所谓医者仁心,希望能尽绵薄之力帮助更多的人。”陈国顺表示。
这次事件让陈国顺意识到,对农村孩子遇到心理困境,家长们存在认识不够,求助无门的情况。想要破解公众心理健康难题,道路很漫长,需要集体的力量才能走得更远。2015年,陈国顺加入广宁县阳光志愿者协会,开展心理关爱、“邻里守望暖心”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为乡村振兴提供健康心理支撑。
在担任协会会长后,陈国顺有效整合资源,带领协会向专业化、专职化服务输出转变。2020年9月,在他的努力争取下,由广宁县政法委牵头的广宁县“关爱生命”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开通,免费为广大群众提供24小时心理疏导、危机干预、情感咨询等心理援助服务。该热线还联动多部门、跨领域合作,为求助对象提供持续的介入服务。自从热线开通以来,陈国顺只要接到求助电话都会不分昼夜、义无反顾地赶赴现场开展心理辅导。
数年间服务1500多人
今年正月初六,当大家沉浸在新春的喜悦时,陈国顺则在忙碌地为求助者奔走:14岁的女孩小李从高要离家出走,来到广宁找亲人,情绪十分不稳定。陈国顺与心理咨询师马上联系小李的姐姐,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家人与小李及时进行沟通,亲子关系得到缓解,小李的情绪也稳定下来。
无论是节假日还是日常,这样的情形对于陈国顺来说已是常态。陈国顺表示,多帮助一个求助者,就多一个人“少走弯路”。据了解,从2020年9月至2024年2月,“关爱生命”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共服务1500人次,危机干预217人,其中20人是与110报警指挥中心双向联动成功进行现场危机干预;开展141场活动,活动覆盖14万人次。从2023年数据来看,广宁县轻生人数同比下降10%,“关爱生命”热线在助力社会基层治理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关爱生命”24小时热线项目还被列入广宁2021年十大惠民实事,并获评“肇庆市2021年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大赛十佳项目”,入选2021、2023年广东省益苗计划“重点培育项目、持续扶持项目”。
孜孜不倦热心公益
陈国顺以志愿者身份,积极参与协会活动,主动加入“关爱贫困,阳光助学一对一帮扶计划”。陈国顺表示,他是从大山走出来的,成长过程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与支持,所以希望爱心得到接力,帮助更多山区孩子。“‘自己淋过雨,所以想为别人撑伞’,这句话就是我的心境。”陈国顺告诉记者,他希望山区孩子成长时能得到更多的帮助。
为了准确掌握困难群众的实际情况,陈国顺经常带领协会志愿者利用业余时间,深入帮扶对象家中,走访他们的邻居、朋友,掌握他们的基本情况,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帮助计划,让帮扶对象及早走出困境。同时,他还心系莘莘学子,8年间已成功资助16名优秀困难学生完成大学学业,并利用社会资源资助200名优秀困难学生完成大学学业。
近年,陈国顺策划参与各类公益活动408场次,个人志愿服务时长累计2435小时。2015年至今共出资7.6万元为敬老助残、助学活动提供支持。陈国顺还荣获“广东好人”“肇庆好人”“肇庆市最美志愿者”“肇庆市五星志愿者”等称号。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