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德庆果园负责人奇思妙想建轨道,贡柑坐“火车” 运输真便捷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一条“铁轨”,从山下延绵至山上,穿梭在丰收的贡柑林中,果农将刚采摘的贡柑装进轨道上的“小火车”,不到5分钟,满载1000斤贡柑的“小火车”就从山上运输到山下。这是近日记者在德庆县回龙镇陈村村大山深处看到的一幕。

山地轨道车运输贡柑。

山地轨道车运输贡柑。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丽娟

一条“铁轨”,从山下延绵至山上,穿梭在丰收的贡柑林中,果农将刚采摘的贡柑装进轨道上的“小火车”,不到5分钟,满载1000斤贡柑的“小火车”就从山上运输到山下。这是近日记者在德庆县回龙镇陈村村大山深处看到的一幕。

新设备的主人是“新农人”李雄耀,德庆县同欣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守着这座大山种植贡柑已有10年。“山上的日照时间长,温差大,种出来的贡柑汁水多、甜度高,采摘期长,但是种植、管理等投入成本高。”李雄耀指着眼前新投入的山地轨道车,对记者说道:“这套设备投入了20多万元。”

李雄耀告诉记者,他承包了两个山头种植贡柑,面积近150亩,种植的山地最大坡度有60度,工人肩挑背扛农用物资和贡柑十分不便,尤其是下雨天,山路湿滑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且影响采摘进度和供货。202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网上看到类似这样的轨道车,于是找到厂家,尝试投入建设山地轨道车。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其中一个大山头,一条单轨从山下沿着山路直上,从果园的中间穿过,在半山腰处,分叉出另一条轨道,通向西侧的果园。“分叉节点采用铁路道岔的接轨方式,手动连接另一条轨道,即可使轨道车转道。”李雄耀告诉记者,整条轨道长800米,覆盖辐射100多亩的果园。

在半山腰处,轨道车停下,工人便挑着贡柑来装车,不一会儿,轨道车的两个“车厢”便装满贡柑。操作师傅熟练地发动车,“小火车”徐徐向山下开去。“有轨道车方便很多了,不用肩挑背扛上山下山,只需挑到同一平层,效率也高了。”工人们对轨道车的投入纷纷赞叹道。操作轨道车的工人告诉记者,轨道车一次可运输1000斤货物,上下不用10分钟,一个人可以搞定,操作简单且安全。

李雄耀告诉记者,山的坡度大都有四五十度,最大的坡度达60度,工人上下不安全,劳作强度大,工作量大,工作的效率不高。自从投入轨道车后,工作的效率得到明显提高,以前一人一天只能采摘搬运500斤贡柑,如今一人可采摘800斤至1000斤,一天的出货量增加了一倍,特别是在赶货时期,发挥的作用尤为凸显。以前最多时需请人工100多人,现在只需30多人。此外,减少了雇佣拖拉机装车运输的人工和用车成本,一年可以节省成本几万元。

“山地轨道车不仅可以运输贡柑,平时还可以运输生产物资,一车多用,一举多得。”李雄耀说,轨道车在山地种植上有比较大的优势,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隔壁的果园看到他使用的效果后,也投入了一套山地轨道车。“‘新农人’要有新观念、新方式,敢于去尝试,以新发展思想推动高效现代农业发展。”李雄耀如是说。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