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首页 > 肇庆 > 广宁 > 正文
文明校园创建丨广宁县第四小学:诗书立品格 教研促发展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广宁县第四小学举行中华经典诵读比赛。 受访单位供图

广宁县第四小学举行中华经典诵读比赛。 受访单位供图

西江日报记者 潘粤华

走进广宁县第四小学,一块写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石碑格外引人注目。这家肇庆市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以“诗书”为文化核心,秉承“诗书立品,守正出新”的 校训,形成了 “清新、日新、创新”的校风,让师生在浓厚的文明氛围中学习工作,收获成长。

古典雕花点缀在楼梯转角、教室连廊,韵味绵长的唐诗宋词悬挂在校园每个角落。漫步诗书园,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闲坐于红领巾图书角,驻足欣赏富有创意的班级文化墙,在诗书的浸润中成长。为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广宁县第四小学在硬件建设上下足功夫,让无处不在的诗书,助学生终身发展立品、立观、立行。

为培养学生对诗歌艺术的热爱,提升其创造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该校组织骨干教师编写校本教材《新小诗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情不同需求,循序渐进地教学生赏析诗歌和儿童诗创作的方法,让其在诗的海洋里尽情遨游。

书香能致远。广宁县第四小学每年举行读书节系列活动,让缕缕书香浸润学生心田。“阅读批注小达人”活动、“高效阅读” 比赛、“诗写未来”诗歌现场创作、“诗书立品,守正出新”经典诵读比赛、“红色经典故事我来讲”活动、每学期两次的“阅读之星”评选……丰富多彩的“诗书争章”活动,引导学生以诗赋美,以书立品,培养良好品德和优雅气质。

在打造特色校本研修品牌、加快教师队伍发展上,广宁县第四小学实行“个人+团队”的评价方案,实施“实践―反思”的校本研修模式,促进个人与团队共研共享共进,通过大小教研组研讨、创办发行校刊、小课题研究等各类主题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同时,邀请专家、名师给教师进行专业指导,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引领老师更新传统教学观念,学习新的 教学思 想 和 技 能,提 升 教学质量。该校每学期还开展“主题式”教学研修活动,以“主题式” 研修让教师在互助中前行,并在语文学科中开展大单元教学探索,不断创新“语文主题学习”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打造高效课堂。

悠悠书香润心灵,特色教研结硕果。广宁县第四小学先后被评为广东省书香校园、广东省诗歌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校本研修示范学校、广东省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广东省红领巾示范学校、广东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先进学校、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肇庆市中小学优质特色发展示范校,并连续多年获得广宁县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一等奖。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