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戴福钿
通讯员 梁一琳 梁锦卓
为防范化解影响安全稳定的风险隐患,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实现社会治安防控触角延伸至基层治理末端,去年以来,我市通过大力建设最小应急单元,推动形成了令行禁止、有呼快应、处置及时、运行顺畅的应急处置单元防控体系,逐渐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4月8日晚上,四会最小应急单元——碧海湾小区保安在开展日常巡逻时,发现围墙边有一名男子正拿着螺丝刀等工具,拆卸一辆女装摩托车的踏板,行为可疑。为不惊动对方,该保安一边安排同事报警,一边在暗中盯梢。
男子打开了摩托车踏板后,熟练地取出里面的蓄电池,塞进携带的袋子里准备离开。此时,接到报案的民警已迅速赶到,在保安的协助下将男子制服。经审讯,男子对盗窃摩托车蓄电池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除了碧海湾小区外,肇庆高新区维龙仓储物流园最小应急单元也发挥了积极的群防群治作用。近日,该企业应急小组人员发现,园区附近有一名男子在停放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的地方徘徊,疑似要实施盗窃。为安全起见,他立刻将情况告知辖区派出所。很快,龙湖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并将该男子抓获,现场缴获被盗电动自行车一辆。
这是我市强化最小应急单元建设所取得的成效。记者了解到,去年以来,我市按照治安保卫重点单位、人流密集场所、企业事业单位、村居社区等四类标准,在全市学校、医院、大型商场、批发(农贸)市场、旅游景区、物业住区等场所,广泛建设最小应急单元。
同时,以最小应急单元为阵地,凝聚基层力量,组建能够开展突发事件先期处置、兼顾日常治安秩序维护的最小应急队伍,并为他们配备相应的应急处置设施设备,以协助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先期制止正在进行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以及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
在深入推进最小应急单元建设的同时,我市公安部门还持续组织各警种部门,通过集中学习、应急演练、送教上门等形式,为最小应急单元相关人员开展全覆盖的培训,带动他们规范使用防护器械,提升治安巡防管控能力,增强快速反应、高效处置突发事件的水平,进而真正发挥群防共治的城市“岗哨”作用。
据统计,目前,肇庆共建成最小应急单元2821个,基本实现学校、医院、人流密集场所等全覆盖。随着最小应急单元建设的不断强化,我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安全网越织越密,有效将风险化解在前、化解在小、处置在早,整体治安形势持续向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