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高要锚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一区引领、两翼齐飞、三园并进”发展格局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新春伊始,省委、市委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大会,吹响了全面落实“百千万工程”的冲锋号角。高要也随即召开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动员大会,对“百千万工程”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

高要积极推动“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高要城区新貌。

以“百千万工程”打造镇域经济强区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不进则退、慢进亦退。

新春伊始,省委、市委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大会,吹响了全面落实“百千万工程”的冲锋号角。高要也随即召开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动员大会,对“百千万工程”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

“我们要坚定信心、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千百倍努力推进‘百千万工程’,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朝着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奋力当好全市推进新型工业化主力军、现代化建设领头羊,打造全市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高要区委书记陈德培在大会上表示。

拥抱新时代,奋进新征程。高要将进一步弘扬“勇立潮头”的高要赛龙舟精神,对标先进、奋起直追,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加快构建“一区引领、两翼齐飞、三园并进”发展格局,重点打造“两化融合”强区、农文旅强区、镇域经济强区,加快千亿级强区建设,确保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取得实绩实效。

其中,“一区引领”是指以金利省级高新区为引擎,打造千亿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引领全区推进新型工业化;“两翼齐飞”是指加快打造南岸中心城区和金利副中心城区,形成东西两翼城市发展格局,引领全区推进新型城镇化;“三园并进”是指加快制造业产业园、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文旅产业园发展,推动全区产业形成齐头并进良好局面。

文/西江日报记者 林琳   特约记者 刘潜

图/高要区委办

以攻坚行动为突破口全力打造制造业强区

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规划和发展地域空间。为此,高要大力实施“腾笼建园·腾鸟换凤,千亩旧改·抢造新城”攻坚行动,通过盘活闲置低效用地,腾挪产业发展空间,推动传统工业园区升级改造,建设高效益高能级产业平台,并引导扶持企业转型升级,推动企业实现由鸟向凤转变,打造更具竞争力制造业强区。

在江滨产业新城的上海璞泰来华南基地卓高隔膜涂覆项目建设现场,桩机林立,运输车辆来回穿梭,上百名施工人员抢抓利好天气加紧作业,争取今年10月建成投产。而在璞泰来已投产的嘉拓锂电项目一号车间,工人忙而有序,机械忙碌运转,各生产线开足马力赶生产。同样,在粤港澳大湾区(肇庆高要)预制菜产业园内,新协航冷链物流和预制菜生产基地项目同样是吊臂起落、机器轰鸣,一片争分夺秒加快建设的忙碌景象,力争今年6月底完成库区主体及配套设施施工。该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具备35万吨仓储能力,可年加工预制菜25万吨,将有力推动肇庆、高要实现预制菜上下游产业链一体化发展。

狠抓重大项目加快落地投产,是高要坚持把制造业这份厚实家当做优做强使出的“真招实招”。

在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方面,高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强化产业链思维,重点围绕汽车零部件、先进储能材料、精细化工和预制菜产业强链补链精准招商,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户,做大做强“3+1”产业体系;同时,大力推进面积19平方公里的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金利起步区建设,加快肇庆(高要)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新能源汽车先进储能材料产业园、预制菜产业园等工业园区建设,打造高水平产业发展载体。

增资扩产是最好的招商方式。高要注重从现有存量中挖掘项目,从优势企业中扩大项目,大力推动陶瓷、五金等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力促鸿图科技、鸿劲金属、恒兴水产等优质企业增资扩产;并当好“头号服务员”,提供“母亲式”“股东式”最优质服务,持续做好企业培规入统、上市后备企业指导、高新技术企业引育等工作。

在加快新型城镇化方面,高要则以金利高新区为试点,大力实施“三旧改造”行动,以点带面盘活全区千亩闲置低效土地,实施城市品质提升工程,打造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区,积极探索“产城融合、职住平衡、治理有效、宜居宜业”新路径,推动金利高新区当好全市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试点排头兵。

以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引领打造农文旅强区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作为“中国罗氏沼虾之乡”“中国罗氏沼虾预制菜产业之乡”,2022年高要罗氏沼虾养殖面积达10万亩,全区从事罗氏沼虾养殖户3800多户,总产量达4.2万吨,总产值超40亿元,产量和产值均占全省70%以上。

依托丰富的水域资源和优越的区位优势,高要全力打造具有高要特色的罗氏沼虾现代化产业,不断做强做优肇庆高要罗氏沼虾品牌,大力推广科学养殖方式,推进以罗氏沼虾为原材料的预制菜研发和深加工,如振业水产研发的盐焗虾等12道罗氏沼虾预制菜已进行试产,并同步研发虾片、虾油等产品;加紧建设中的恒兴水产二期项目投产后将增加罗氏沼虾年加工产能超1万吨。

值得一提的是,海大集团肇庆百容(高要)罗氏沼虾暨牛蛙种业项目也于近日在白诸镇动工。项目一期预计投资1500万元,利用现代化水产育苗新理念,以工厂化循环水作为水核心处理技术,打造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环保的罗氏沼虾工厂化育苗示范基地,将于2023年底投入运营,达产后预计年产罗氏虾苗6亿尾以上,产值2000万元,辐射肇庆罗氏沼虾养殖及全国12万亩养殖面积,致力于打造成为全省最大罗氏沼虾种业基地,进一步加快高要罗氏沼虾全产业链发展。

文化和旅游是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2022年,高要在莲塘镇神符山下承办了肇庆市第五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首届高要罗氏沼虾节活动,建成了“龙腾莲塘·凤翔神山”乡村振兴示范带和哈哈乐农耕文化园等农旅项目,使这条乡村振兴示范带上的村落逐渐成为乡村旅游的热门地。如今的莲塘镇,错落有致的特色古村落让人神往,位于荔枝村神符山下的哈哈乐农耕文化园游客迎来送往,这座历史名村重焕生机,呈现出农、文、旅三业融合发展的态势。

“荔枝村遇上了百年难得一遇的发展机遇。”莲塘镇荔枝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孔令聪告诉记者,通过哈哈乐农耕文化园这个农文旅项目,带动乡村旅游发展,把美丽乡村建设转化为美丽经济,让村民们都享受到乡村振兴发展成果。

陈德培表示,高要将坚持以工业化思维发展现代农业,以美学思维建设美丽乡村,全力推动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为此,高要整合全区特色农文旅资源,科学规划全区“1+1+N”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升级改造1条“龙腾莲塘·凤翔神山”乡村振兴示范带,推动建成1条以侨乡乡愁文化为主题、突出罗氏沼虾全产业链、长80公里的“古韵高要·宋隆侨乡”乡村振兴示范带大环线及多条5公里以上乡村振兴示范带,力争做到“镇镇有带、带带相连、村村示范”。同时,以产业链思维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全力抓好罗氏沼虾全产业链、大米全产业链、生猪全产业链、活羊全产业链、肉桂全产业链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做优做强。此外,高要还持续深入实施“万干万企帮万村 携手共建和美乡村”行动,因地制宜,分批分片推进和美乡村创建。

实施“百千万工程”,大力推进强县促镇带村,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作为广东省百强区县之一,高要有经验,也有思路。

“我们将坚持党建引领、规划先行,尽锐出战,深入实施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加快建设一批专业镇、特色镇、经济强村、文化强村、旅游强村。”陈德培介绍,高要17个镇(街道)各具禀赋优势,接下来将立足乡镇实际、找准目标定位,分类精准施策,一体推进强镇兴村富民,提升镇域通达能力,优化圩镇城镇功能,狠抓特色产业,稳住农业基本盘,努力构建城乡区域发展新格局,建设更多幸福美丽乡镇。

据介绍,高要将全力创建全国千强镇,打造一批示范镇、精品村,重点抓好金利、金渡“两化融合”示范镇建设,力争到2025年进入全国千强镇行列。其中,金利镇将重点实施金利工业投资三年倍增行动,大力引进优质项目,力促五金企业入园集聚发展,加快推动汽配、化工等产业园提质增效,力争2026年工业总产值超1000亿元;金渡镇将重点发挥“中国压铸产业基地”和肇庆中心城区“东联南跨”重要节点优势,重点建设预制菜产业园和精密智造产业园,发挥企业金融杠杆作用,扶持上市公司做大做强,打造全市工业发展重镇。

同时,高要还坚持特色强镇、示范引领,着力打造“两中心、三特色、四专业”示范镇,构建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即以禄步镇为中心,辐射带动片区以肉桂全产业链为主的南药产业;以白土镇为中心,带动周边镇加快实现新型工业化;打造系列文旅名镇、牛羊特色商贸强镇以及空港经济特色小镇;做好罗氏沼虾、大米产业以及储能材料产业、绿色能源产业等四个专业特色。此外,高要还将精心培育一批精品村,充分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全力推进“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建设,深化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持续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关键在党建引领。”陈德培表示,高要将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好区镇村三级书记亲自抓、四套班子领导挂点联系抓,常态化开展镇村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打擂比武”活动,持续营造赛龙夺锦、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推动镇街党(工)委书记当好“一级施工队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当好“一线施工队员”,激发各级党员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强化责任担当,提高履职效能,以钉钉子精神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以实干实效推动成效区域协调发展之路走深走实。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