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桃花朵朵迎客来 乡村振兴满堂彩 ——高要区金渡镇农文旅融合绘出新春美景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桃花开满枝,田野人欢笑。人来人往寻觅春节那一抹喜庆之桃红,挑到的满心欢喜,来晚的握腕叹息。春节前,位于高要区金渡镇水口社区的千亩桃林吸引络绎不绝的游客。

游客在千亩桃林中挑选桃花。 西江日报记者 林琳 摄

西江日报记者  林琳

桃花开满枝,田野人欢笑。人来人往寻觅春节那一抹喜庆之桃红,挑到的满心欢喜,来晚的握腕叹息。春节前,位于高要区金渡镇水口社区的千亩桃林吸引络绎不绝的游客。

三十年的沉淀,让水口桃花在周边城乡的年花市场享有盛名。“一共17棵,都装好了!”不到十分钟,种植户莫伟波就把客人挑好的桃花装上货车,掏出微信收款。刚和端州宋城路花市的老板交易完毕,他又接到顾客电话,连忙开摩托车上山。

对于莫伟波来说,种植桃花是“子承母业”。他的母亲黎姐拥有二十多年种植和销售桃花经验。她告诉记者,今年销售情况特别好,还没到腊月廿八,两亩地里六百多棵桃花只卖剩三十多棵了。“今年还多了不少来自佛山的顾客!”还没来得及细说,黎姐就被下一位买家拉走了。

据介绍,仅是施肥和杀虫,种植桃花的成本每年每亩高达五千元,“能够现场销售是最好的,不仅省去我们种植户运输以及在市区花市租赁摊位的成本,也比批发给花商更赚钱。”莫伟波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这两亩桃花都在桃花林零售,能赚五六万元。”

如何能够吸引更多顾客来桃花林选购?佛山市高明区驻金渡镇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队在农文旅融合这个乡村振兴风口上动起心思。

经过多次深入调研走访、征求意见、论证修改,去年10月,水口千亩桃花林改造工程动工。“除新修建的观赏登山栈道,我们还计划修建两个观景平台和一个停车场,建设儿童娱乐设施。”站在观景平台上俯瞰桃花林,该工作队副队长、金渡镇水口社区党支部第一书记阮林波满是期待:“水口桃花林改造项目预计投资130万元,建成后,桃花林将给广大市民游客带来更好的观光及消费体验。”

前不久,金渡镇政府与佛山市高明区驻金渡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还联合举办了“佛肇同行”登山节,展示金渡水口千亩桃花公园特色文旅项目活力,激发佛肇两城游客消费潜能。当天,百余名游客从桃花林入口出发,先后前往鸿运台、仙桃亭、桃花仙石、党建公园打卡点,沉浸式体验休闲农业魅力。桃花林里种种变化,与这一项项努力推动农文旅融合工作密不可分。

金渡镇委书记周间仪告诉记者,去年水口社区桃花销售额超过300万元,带动当地居民致富。“我们将以桃花产业为抓手,利用好烂柯山和水口端砚等自然资源和产业基础,布局休闲、旅游、民宿等,打造具有金渡特色的农文旅产业。”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打造“一村一品”升级版的目标,让金渡镇未来工作更有底气。

夕照桃花林,入口仍然车水马龙。常年在广州工作的黎小姐与母亲回端州过年,正在老板帮助下把刚购买的3棵桃花装车。

“祝老板生意兴隆!”买到心仪桃花的黎小姐给老板送上新春祝福,老板笑得合不拢嘴。连续4年前来购买水口桃花的她一边感叹这里的桃花价廉物美,一边赞叹不过一年光景桃花林大变样:“想不到水口也有一番城市人未曾体验过的独特味道。”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如本网转载内容涉及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涂先生(电话:0758—2722284)
详细请浏览:http://www.xjrb.com/about/copyright.shtml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西江报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