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林琳 通讯员 黎芷玲
日月其迈,岁律更新。习近平总书记情真意切、催人奋进的新年贺词还在耳边久久环绕,默默坚守岗位的肇庆水文人,已经走向江河岸边,用辛勤的工作、用永不间断的监测数据迎接新年的第一缕阳光。
为了水文资料的延续性、完整性,节假日坚守工作岗位对水文人来说再普通不过了,也正是每一位水文人默默的坚守,才换来江河湖库的岁岁安澜。
大象水文站莫亚对:
为了一组组精准的水文数据
虽然阳光已经洒满了大地,但是怀城大山里的清晨依然寒冷。莫亚对是大象水文站的老职工,由于家在大象村,节假日的值班值守一般都是他主动承担。2023年元旦这天,莫亚对已经早早起床收拾完毕,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河边开始水位观测和生态流量测验工作。走向河边蜿蜒狭窄的小路,莫亚对已经走了无数次。“闭着眼睛都能顺利走到河边”他说,“水文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就是精准收集第一手资料。”2022年6月21日,怀集县大象水文站发生建站以来最大洪水,洪峰水位为7.51m(警戒水位5.60m),超警戒水位1.91m,为该站建站以来实测最高水位,对下游沿岸的村庄将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与洪水赛跑,刻不容缓。莫亚对日夜坚守在站里,观测水位、抢测洪峰、上传数据,在浮子水位计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与分局派出的应急监测队伍紧急安装应急雷达水位计,并及时处置了缆道故障,圆满记录下建站以来的第一大洪水过程,及时、准确地为防汛决策提供精准的水文数据。
高要水文站陈伟强、董耀东:
守护西江母亲河成为一种习惯
2023年的第一天,对于高要水文站的陈伟强和董耀东两人来说是忙碌的一天。目前西江处于枯水期,江水清澈,江面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陈伟强和董耀东无暇欣赏一线江景,他们带好装备,走上测船,投入紧张的测量工作。设备下水、调试系统、牵引测流……测船在平静的江水中缓缓移动,载着测流设备在断面上来回走了好几趟。他们在开展枯水期流量监测和低水期泥沙输沙率测验,这两个测验项目对于低水期间的水文数据有着重要意义:及时掌握枯水期河道生态监测数据,为推算河道断面全年含沙量过程收集基础资料,为维护水生态安全提供重要数据支撑。随着一组组测验数据输出后,陈伟强和董耀东两人马上赶回测站处理当天的测验成果、分析数据、发送报文,时刻不能放松。电脑屏幕上的水位、流量、单沙等数据密密麻麻,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分布严谨规范,正体现了水文人的初心和使命。
陈伟强妻子梁爱萍(已退休)也是水文人,两人年轻时因水结缘,婚后以站为家,把万千情愫寄予江河。辗转多个水文站,陈伟强、梁爱萍夫妇扎根基层一线近三十余年,中秋团圆、春节回家的日子屈指可数。“已经把守护西江母亲河当成了一种习惯”。一句朴素的话语是其践行初心的最好诠释,也是服务群众的最美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