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约评论员 李振杰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元旦小长假结束,记者从市文广旅体局了解到,肇庆旅游市场平稳回暖,伴随着晴朗的天气,市民纷纷走上街头、景区,与家人朋友游玩、购物喜迎新年。鼎湖山景区、波海公园、江滨公园、北岭山公园等热度攀升,市民选择用户外休闲的方式,迎接新的一年。(1月3日《西江日报》)
2023年元旦假期,是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的第一个小长假。节前,各地通过媒体发布节日旅游安全、文明旅游提示,不断加强文明、健康、绿色消费的节日引导。各类景区迎来客流小高峰,文化场馆的展览也成为假日期间的热门打卡项目。从现状来看,尽管人们的消费心理还趋于谨慎,但旅游的热度开始恢复,不少人开始谋划旅游。
新一年,春光正好,旅游业大有可为。旅游业是绿色产业、朝阳产业,不仅能带动餐饮、住宿、购物、交通、文化等行业,还能集聚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旅游振兴作为肇庆“四大振兴”之一,大力实施“产业强市、旅游旺市”,5A级景区创建实现新突破、4A、3A级景区数量不断增加,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康养等新业态融合发展的新模式获得长足发展。随着疫情的平稳,肇庆旅游振兴向纵深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
推动肇庆旅游振兴,必须持续增强旅游业发展动力活力。近日市委常委会召开的会议强调,要充分发挥肇庆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推进旅游振兴,加快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市,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旅游名城。推动肇庆旅游振兴,要突破“就旅游发展旅游”的传统思维和“小旅游”的产业边界,充分发挥“旅游+”的拉动、催化和集成作用,紧紧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不断完善旅游配套服务,不断提升市民幸福感和游客满意度,努力把“头回客”变成“回头客”,把“过路客”变成“过夜客”。
旅游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齐抓共管、改革创新,推动全市形成大抓旅游的浓厚氛围。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感、紧迫感,以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市为抓手,保护、挖掘和弘扬肇庆的历史文化,整合开发优美的自然景观,推进一批现有项目改造升级,抓好一批高端新项目引进,推动旅游全产业链条提档升级,更好适应和满足多样化、体验化、场景化的旅游需求,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名城和彰显中国特色、展示岭南文化的世界旅游目的地,擦亮肇庆旅游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