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戴福钿 通讯员 曾文聪
为进一步提高未成年人权益保障水平,织密、兜牢未成年人保护网,今年以来,四会大力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建设,截至目前已建成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13个,实现辖区镇(街)全覆盖。
“小龙,今天的作业做完了吗?看,我们给你带来了新篮球,以后你就可以在家门口打球啦!”近日,四会市贞山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工作人员陈慧玲等人来到了辖区居民小龙家,为他圆篮球梦。
小龙今年11岁,父母均有精神残疾,家境相对困难。为让他健康快乐成长,陈慧玲以及其他社工经常到其家中走访,辅导他做作业,陪他聊天,力所能及地为其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难题。
近日,陈慧玲了解到,小龙一直期盼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篮球。于是在次日,她便送来了全新的篮球,圆了他的“微心愿”。
这是四会大力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有效体现。据了解,今年,四会持续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建设,13个镇(街)完成挂牌,有效打通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最后一公里”。
四会市民政局局长张粤介绍,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旨在为未成年人及其家庭提供学习、交流和成长的活动空间。同时,面向该群体开展入户探访、个案跟踪、亲情陪伴、救助帮扶、心理疏导、危机干预等普惠型服务,打造集“保护、服务、赋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枢纽阵地,以扩大和提高辖区未成年人保护的覆盖面与救助度。
“为将工作落到实处,各工作站由镇(街)分管领导担任站长,公安派出所所长担任副站长,其它有关部门依职责协同开展工作。”张粤告诉记者,每个站点还分别配备了1名儿童督导员,各村(居)配备有1名儿童主任,专门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据了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建立以来,四会市民政局通过有效整合资源,规范保护机制,为辖区未成年人提供了更全面、高效的保护和服务。如创新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与双百社工站的人力、物力有效整合,统筹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等资源,建立未成年人保护联盟,持续为未成年人尤其是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群体,提供多样化、精准化、规范化、专业化的关爱服务,确保他们的诉求有渠道、解困有平台。
今年以来,依托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四会市民政局共开展未成年人关爱服务活动25场次,服务未成年人359人,帮助26名困难儿童实现“微心愿”,进一步为未成年人营造和谐、安全、稳定的成长环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