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时代都有属于特定时空范围的民俗文化,有的是民间约定俗成,有的是设计引导产生。古时乡村基于农事生产与历史文化,形成了多样的、有着特定社会功能的集体活动,比如龙舟竞渡、舞龙舞狮、节日庆典等。这些传统民俗,初衷多是解决现实问题,多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总之,民俗能通过集体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起到倡导文化认同、内化伦理规范、增进社会团结的柔性治理作用。
随着乡村传统社会关系变化,很多传统民俗在逐渐消失。结合当代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对传统民俗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出契合当下社会需求的新民俗,成为保护传承乡村历史文化的一种选择。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基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涵养,以新民俗实践活动为切入点,不断提升乡村居民文化认同,有助于涵养向上向善的文化风尚,赋予乡村文明新的时代内涵。
李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