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四会市石狗镇石狗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奇聪:身体力行做群众的“贴心人”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刘奇聪是四会市第十七届人大代表,石狗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他扎根基层8年,始终坚守为民真心,凝心聚力,履职担当,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刘奇聪(左)走访兰花种植户。 受访者供图

刘奇聪(左)走访兰花种植户。受访者供图

西江日报记者 黄有剑 通讯员 黄小凤

连续十多天不分昼夜地入户宣传动员,最终成功盘活350多亩撂荒土地,在增加村民收益的同时,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四处奔走,创新模式,整合村内鱼塘资源,使得鱼塘承包价实现4倍激增……这是四会市石狗镇石狗村乡村振兴带头人刘奇聪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做村民群众的“贴心人”的点滴工作故事。

刘奇聪是四会市第十七届人大代表,石狗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他扎根基层8年,始终坚守为民真心,凝心聚力,履职担当,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石狗村全村约有4800人,村民多以务工或耕作为生,存在村内部分土地撂荒、村集体经济收入薄弱的问题。为此,刘奇聪带领村“两委”成员认真谋划,确定了整合零散土地,走集约化经营管理的工作方向。然而,对于出租撂荒土地,大多数村民都持观望态度。怎么办?刘奇聪没有放弃,和同事们互相打气,再次进村入户动员宣传。

“陈伯,您老人家自己打理几亩土地,既操心又辛苦。若是租给村集体,会有租金,以后有老板承包了土地,您还能到地里做些散工领工资,收入来源更有保障……”连续十多天,石狗村村民家中、田间地头,都留下了刘奇聪忙碌的身影。白天找不到村民,就等晚上再入户;见不到在外务工村民的,就一一电话联系。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宣传土地流转的好处,盘活流转闲置土地的工作,终于取得了村民们的支持。很快,石狗村350多亩撂荒地完成了土地流转。其中300亩土地,用于南药种植,50亩土地用于兰花种植。通过流转土地,村民收入增加了,村集体经济也日益壮大。

以往村里的鱼塘通常由承包商与农户、承包商与村小组直接联系,存在承包商对应农户多、事务繁杂,承包价参差不齐、价格较低等情况。上任后,刘奇聪也着手改变传统的鱼塘承包模式,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提高鱼塘承包价格,为村民群众谋福利。

2021年初,刘奇聪开始在村中四处奔走,与农户、村小组长就鱼塘招标底价、租赁年限、租金递增标准等问题进行讨论和协商,为实行新的承包方式作准备。经过近半年的走访协商,刘奇聪共核实同意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鱼塘300亩,涉及15个自然村。

2021年末,刘奇聪主持召开鱼塘投标会议,3家承包商现场投标、现场开标,最终中标价格为1208元/亩/年,是原来出租价的4倍,大大提高了村民的利益。

“我工作在农村最基层,更有责任把群众的声音向党委政府反映。”刘奇聪告诉记者。他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积极献言献策,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践行了自己“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的承诺。“我会继续用实际行动践行人大代表的光荣职责,以身作则,做乡村振兴的带头人。”刘奇聪表示。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