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讯(记者 黄有剑 通讯员 陈锐生)最近,四会市罗源镇罗源村委会花山咀村的村民发现,家门口从前坑坑洼洼、约300米长的砂土路,被改造成了平坦宽敞的水泥路。这条小小水泥路见证了罗源干群同心助力乡村振兴的感人故事。
这条路位于罗源镇幼儿园背后,通往花山咀村,是当地村民出行主要道路之一。在罗源镇扎实推进乡村道路建设的背景下,不少村民提出把原来就近的砂土路进行整治提升,改善通行安全条件。
驻镇帮扶工作队获悉情况后,及时向镇委、镇政府汇报,把该道路的整治改造列入帮扶项目。但因该路段涉及几户村民的竹林、果树、菜园用地。问题怎么解决?
驻镇帮扶工作队联合罗源村委会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做思想工作。“这条路的升级村民盼望已久。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加快工程施工进度。”罗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振华说道。
“修路是方便群众的大好事。我的竹林可以无偿让路。”张振华话语刚落,党员潘国珍就主动作出了表率。“也算我一个。我的竹林、果园也可以无偿让路。”村小组组长曾金海也紧跟其后。
“这条路早就应该升级改造了。如果我家的竹林和果树妨碍到道路改造的话,我家愿意无偿让地修路。一切以造福村民为主。”村民曾金堂亦激动地表示。
就这样,多位村民、党员干部纷纷主动让路修路。前期工作做好后,工程马上施工。这条饱含干部群众爱心和汗水的硬底化道路,仅用了两天时间就顺利完成改造。
“两天时间就完成了工程,这个速度我万万没想到。多亏好心的村民无偿让路修路。”村民张姨看着家门口崭新的水泥路,忍不住点头称赞。
“一条小小的道路承载着村民对幸福生活的憧憬。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每一位村民的支持。只有这般干群同心,才能铺好乡村振兴‘坦途’。”一位驻镇帮扶工作队队员这样表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