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讯(记者 潘粤华)“我非常看好建筑垃圾回收市场的前景。拿到受纳许可证后,我就可以投入生产了。”2月25日,在高要区白土镇草塱村的一家建筑垃圾回收场里,场主梁肇棠这样说道。
2020年,肇庆出台《肇庆市城区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对建筑垃圾的倾倒、运输、中转、回填、消纳、利用等作出了相应的要求。管理办法提到,各地应当采取措施,引进、扶持和发展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项目,鼓励企业利用建筑垃圾生产建筑材料和进行再生利用。
“我的建筑垃圾回收场占地约6000平方米,投资了约100万元,购入分拣、滚筒筛选等机器进行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梁肇棠在东莞从事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工作已有两年。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生态环保,推出多项政策支持可回收物循环利用产业,令他有信心扎根建筑垃圾回收市场。他说:“将装修垃圾中的纸皮、塑料、木头分拣压缩成包,分别运到有资质的下游企业,就可循环利用。”
建筑垃圾中的大件水泥块,经过机械粉碎、打磨,再经过几道分筛程序,能变成骨料和粉料,可用于场地平整、道路路基、洼地填充等,回收利用率可达九成。
记者从高要区住建局获悉,高要积极推动本地建筑垃圾受纳场、运输企业申报许可证件。2021年,肇庆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向高要区发放了5张建筑垃圾处置受纳许可证。获得许可证的5个场,总受纳容量达到约300万立方米。同时,该局每季度派工作人员到5家公司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巡查、打击高要城区范围内非法倾倒建筑垃圾行为;会同交警、交通运输、生态环境等部门开展联勤执法,共开展26次联合执法行动;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工地周边和运输沿途的清洗保洁,对“扬撒滴漏”“跑冒滴漏”、未按规定密闭覆盖及未按规定路线行驶等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同时,进一步推广肇庆市智能渣土运输管理系统,实时监控渣土运输车辆。当前,高要区的建筑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置体系正逐步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