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高要推进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 已发出5张许可证,总收纳容量达300万立方米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2020年,肇庆出台《肇庆市城区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对建筑垃圾的倾倒、运输、中转、回填、消纳、利用等作出了相应的要求。管理办法提到,各地应当采取措施,引进、扶持和发展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项目,鼓励企业利用建筑垃圾生产建筑材料和进行再生利用。

西江日报讯(记者 潘粤华)“我非常看好建筑垃圾回收市场的前景。拿到受纳许可证后,我就可以投入生产了。”2月25日,在高要区白土镇草塱村的一家建筑垃圾回收场里,场主梁肇棠这样说道。

2020年,肇庆出台《肇庆市城区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对建筑垃圾的倾倒、运输、中转、回填、消纳、利用等作出了相应的要求。管理办法提到,各地应当采取措施,引进、扶持和发展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项目,鼓励企业利用建筑垃圾生产建筑材料和进行再生利用。

“我的建筑垃圾回收场占地约6000平方米,投资了约100万元,购入分拣、滚筒筛选等机器进行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梁肇棠在东莞从事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工作已有两年。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生态环保,推出多项政策支持可回收物循环利用产业,令他有信心扎根建筑垃圾回收市场。他说:“将装修垃圾中的纸皮、塑料、木头分拣压缩成包,分别运到有资质的下游企业,就可循环利用。”

建筑垃圾中的大件水泥块,经过机械粉碎、打磨,再经过几道分筛程序,能变成骨料和粉料,可用于场地平整、道路路基、洼地填充等,回收利用率可达九成。

记者从高要区住建局获悉,高要积极推动本地建筑垃圾受纳场、运输企业申报许可证件。2021年,肇庆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向高要区发放了5张建筑垃圾处置受纳许可证。获得许可证的5个场,总受纳容量达到约300万立方米。同时,该局每季度派工作人员到5家公司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巡查、打击高要城区范围内非法倾倒建筑垃圾行为;会同交警、交通运输、生态环境等部门开展联勤执法,共开展26次联合执法行动;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工地周边和运输沿途的清洗保洁,对“扬撒滴漏”“跑冒滴漏”、未按规定密闭覆盖及未按规定路线行驶等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同时,进一步推广肇庆市智能渣土运输管理系统,实时监控渣土运输车辆。当前,高要区的建筑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置体系正逐步完善。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