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物以“硒”为贵——市农检中心帮扶德庆新圩果农种植富硒贡柑实现增产增收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春节前夕,记者随同市农检中心的陈宁主任一行在德庆县新圩镇的王云凤贡柑果园看到,这里从山脚蜿蜒而上种满了高大壮实的果树,棵棵都挂满了金灿灿的贡柑。这些贡柑非常特别,不但个大皮薄、甘甜爽口,而且更富含对人体必需的硒元素。剥开金黄色的果皮,咬上一口晶莹的果肉,满满的甘甜立即裹住了舌尖。

市农检中心工作人员在王云凤(右)的果园查看富硒贡柑生长情况。 西江日报记者 王永强 摄

市农检中心工作人员在王云凤(右)的果园查看富硒贡柑生长情况。西江日报记者 王永强 摄

西江日报记者 王永强

春节前夕,记者随同市农检中心的陈宁主任一行在德庆县新圩镇的王云凤贡柑果园看到,这里从山脚蜿蜒而上种满了高大壮实的果树,棵棵都挂满了金灿灿的贡柑。这些贡柑非常特别,不但个大皮薄、甘甜爽口,而且更富含对人体必需的硒元素。剥开金黄色的果皮,咬上一口晶莹的果肉,满满的甘甜立即裹住了舌尖。

原来这是肇庆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以下简称“市农检中心”)帮扶的绿色种植产业项目。

“贡柑种植难度比较高、产量相对低。”场长王云凤告诉记者,这里的温度和湿度都非常适合贡柑的生长,海拔高、昼夜温差大更有利于果肉的糖分转化,因此深受消费者喜爱。

记者了解到,王云凤的贡柑场共有120亩,今年喜获丰收,产量超过了10万公斤,产值超过100万元。

“前不久刚刚走了一笔5000公斤的大单,今年销售量已过半。”王云凤告诉记者,她每天都接到十多个收购商的电话,要求采购场里的贡柑,但她决定把剩下的贡柑先不采摘,等到贡柑完全成熟、糖分彻底转化后再上市,既能让客户品尝到贡柑的最佳风味,又能在春节前需求旺盛时错峰销售。

王云凤种植的贡柑深受采购商青睐的原因就在于她的贡柑富含硒元素。

“我是8年前接手的这片果场,但是在2020年前,场里一直在亏损,不仅耗尽了多年的积蓄,而且欠下了近百万元的债务。”王云凤说,由于果场贡柑产量低、品相差、缺少竞争力,每年都为销售发愁,每到贡柑上市季节,她都不停地打电话恳请采购商帮忙,甚至不惜以低价换销量。

就在她心灰意冷想要放弃时,市农检中心向她伸出了援手,不仅在改良种植方面提供技术支持,而且帮助她从新规划营销思路,很快就扭转了被动局面。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们在德庆县新圩镇调研中发现了王云凤的贡柑场经营困难、效益不高。”市农检中心主任陈宁告诉记者。为此,中心提出了引进纳米生物有机硒种植技术,生产富硒贡柑,帮助果农提高种植附加值,以科技促进贡柑提质增效的方案。同时,在贡柑生产管理、质量安全控制以及产品销售等方面全方位开展帮扶。

于是,从2021年7月初开始,市农检中心每周都派出技术人员前往王云凤的果场,反复多次试验不同的处理方法,探索纳米生物有机硒的最佳使用效果。并且手把手教授种植技术,检查果树的转化改造情况,分析土壤营养指标,检测果实含硒量。

经过4个多月的努力,王云凤不仅熟练掌握了新的种植技术,而且试验也取得了成功。山顶的一片面积约50亩的果树在使用纳米生物有机硒技术后,长势相对其他果树光合作用和抗逆性明显提高,叶片变绿变厚,果实生势旺盛,挂果量明显增加。

“经过检测发现,改造后的贡柑果肉含硒量0.0219mg/kg,果皮含硒量0.653mg/kg,达到富硒水果农产品行业标准0.01-0.05mg/kg的要求。”陈宁表示,这为日后在我市发展富硒特色品种生产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最近,党代会报告提出了‘加快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快实现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的要求,而发展高附加值、高品质的富硒贡柑正是贯彻代会报告精神的体现。”陈宁表示,市农检中心在做好农产品安全监测工作的基础上,着手在农产品品质提升方面进行研究,探索富硒贡柑的生产,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王云凤贡柑场种植的富硒贡柑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大部分已被深圳、广州等客商订购,售价在12元/公斤左右,比非富硒贡柑高出50%,50亩富硒贡柑可增收20多万元。同时,总产量也由去年的6.5万公斤提高到今年10万多公斤,增产增收明显。

物以“硒”为贵,富硒贡柑的研究生产成功,为德庆贡柑“一果两用”赋予新的价值。目前,市农检中心正在进一步拓展富硒技术应用到我市其他特色品种,以富硒农产品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着力点,助推肇庆乡村振兴。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