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庆县省级新农村示范片金西村。 西江日报通讯员 陈剑彪 摄
西江日报记者 杨丽娟 特约记者 张水木 通讯员 蒙珊珊
和谐乡镇喜事多。德庆县官圩镇去年拿下国字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荣誉后,该镇五福村的“创新‘三村(本地村、外地村、网上村)’社会治理议事机制,推动乡风文明”项目,又荣获肇庆市2021年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大赛十佳项目。今年,在党建引领的乡村治理下,贡柑产业迈上新台阶,走向国际市场。一幅村美、民富、产业兴的图景铺展开来。
走进官圩镇五福村,道路两旁农作物生机盎然,几乎看不到撂荒地,村容村貌整洁干净,没有杂物堆放,家家户户在庭院里种上花草树木,村民自觉把垃圾分类投放到分类垃圾桶里,呈现出美丽和谐文明的村居。这是该村2020年初创新“三村”融合社会治理机制,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的成果体现。
推行“三村”社会治理机制至今,该村已动员村民无偿出让土地约9亩,路面宽度由2米扩建至7米,建设时长由3个月缩减至1个月,建设资金由预算的310万元缩减为165万元,大大提高了乡村治理的效能。
五福村的变化,是该镇下辖村居乡村治理的一个缩影。德庆县副县长、官圩镇委书记植思华告诉记者,官圩镇以五福村为试点,向下辖村居全面推广,建立党建引领的“三村”社会治理议事会,创新筑牢“本地村”、依靠“外地村”、团结“网上村”社会治理议事机制,推动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基层协商格局。
以前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机构小散乱弱,人员忙闲不均,干部在干群众在看,干部着急群众不急。如何破局?关键在于建立扁平高效镇域社会治理新机制,提升镇干部工作效能,激发村干部、村民的内生动力。
2020年以来,官圩镇以党建引领乡村社会治理创新,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积极探索整合组建了“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发展中心”“社会事务中心”“依法治理中心”四大中心。如建设发展中心成立后,合力推动成立了贡柑、南药等7个产业联合体,有效提升镇域经济发展水平。
据介绍,“四大中心”实行主业主责、兼职兼责,人员集中办公、设施互通共享、业务齐抓共管,形成“五指成拳”合力,推进镇域行政资源高效运用;构建“一站式”服务体系(基层矛盾纠纷“一门受理、一网统揽、最多跑一次”一站式化解新机制),方便群众办事。
此外,探索突出放权强镇,厘清县镇职责,制定“放权强镇赋能活村”工作指引和群众服务高频事项职责清单,突出赋能活村,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村级社会治理共同体。做好顶层设计,厘清政府该放、农村能管、农民能干事务,把农村建设发展自主权交给村民,村民的“主人翁”意识越来越强,有效提高村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
制度和职责的执行离不开监督。近年来,官圩镇深入贯彻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方略,设立村级纪检监察岗,充分发挥村级纪检监察组织作用,全面推进基层治理规范化、阳光化,打造纵深监督“前沿阵地”,推动监督有形覆盖、有效覆盖融合统一。
植思华告诉记者,为了激励村民参与共建共治共享,官圩镇建立完善农村“信用七条”,公序良俗溯及人人的闭环式农村信用治理体系。从政治信用、法治信用、市场信用、自治信用、德治信用、家庭信用、个人信用出发,建立农村“信用七条”评价标准。在金融信贷、公共服务、评优评先等方面,按信用得分奖优惩劣,实现信用赋能移风易俗,提升乡风文明水平。
“探索推进乡村社会治理,使得基层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基层管理能力不断创新、农村公共事务不断提升,成效显著。”植思华表示,接下来,官圩镇将以创建“圆梦小镇数智官圩”为发展目标,不断激发乡村社会治理活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