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陈松连 通讯员 罗敬盛 吴思远
今年以来,市民政局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以构建和谐边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办实事的落脚点,建立和落实毗邻双方界线管理长效机制,扎实开展为边界附近地区群众办实事活动,切实加强与边界附近地区的睦邻友好关系,努力把边界线打造成为联结两地群众的友谊线、团结线和发展线,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平安肇庆作出应有贡献。
建章立制 夯实平安边界创建基础
据了解,全市涉及省、地、县、镇四级行政区域界线共215条4213.52公里。为切实做好平安边界创建工作,我市积极构筑机制完善、职责明确、层级共管、到点到位的界线管理工作机制,巩固了勘界成果,夯实平安边界创建基础。
构建“五级四定”管理网络机制。我市实行市、县、乡镇(街道)、村(居)、管护员分级负责制,市与市、市与县、县与镇、镇与村、村与管护人逐级签订了《界线界桩管理责任书》,落实定人员、定地段、定任务、定奖罚的“四定”管理规范。
建立处理边界矛盾纠纷运行机制。我市、县两级与毗邻双方民政局签订《平安边界共建协议书》,建立健全边界争议的应急处理预案,维护边界地区社会稳定,促进了边界地区共同发展。
建立界线联检和联检工作“回头看”工作机制。为切实巩固界线联检成果和界线日常管理工作,我市与毗邻方开展不定期联检工作“回头看”走访活动,及时协商解决管护中的实际问题。
搭建宣传教育平台 促平安边界创建上新台阶
为扩大创建平安边界的知晓度,我市通过电视有形、广播有声、报刊有文和派发宣传单张、画报、张挂横幅标语等形式宣传《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营造平安边界建设工作良好氛围。
此外,我市还通过组织举办平安边界建设工作培训班,加强对镇、村(居)干部管理人员业务培训,提高边界线附近地区广大干部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知识水平。同时,依托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穿针引线”,串联多方力量,通过搭建历史地名文化、民间组织竞技等平台,积极开展文体联谊活动。
积极探索创建新途径 平安边界创建添活力
借力我市与边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交流合作新发展,粤桂两地的边界地区区域合作和交流力度不断加大,让群众在参与创建平安边界活动得到实惠。
譬如,我市对与梧州市交界的省界5、6号桩上山道路进行拓宽、硬底化,在入口处设置《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法规宣传栏;在5号界桩附近的封开县大洲镇岐岭村委会设置平安边界建设群众活动室。
又如,怀集县岗坪镇太原村、贺州市八步区灵峰镇爱群村建立跨省村际党建联席会议协商制度,建立健全了议事流程、工作职责、队伍管理等制度,有力填补省际交界地“几不管”的盲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