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黄有剑 通讯员 李一双 邓达荣
“四好农村路”建设是一项民心工程、民生工程,也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近年来,高要区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扎实抓好全区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建设,着力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铺就了一条条乡村振兴快车道。
泥泞路变水泥路 村民出行不再兜圈
近日,记者跟随高要区交通运输部门深入小湘镇西一村委会乡道Y143线,探访农村道路建设带来的新变化。随着车辆往深处行驶,蜿蜒但平坦的道路将山中美景串联起来,风景如画。此前,这里还是一条砂土路,晴天出行尘土飞扬,雨季湿滑难行、泥泞不堪,给周边群众出行带来极大不便。
为解决这些问题,高要区交通运输部门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建设“四好农村路”作为一项民生实事来抓,把砂土路改造成一条长约7.8公里、宽约3.5米的水泥路。在施工过程中,为解决山区道路弯道多、坡度陡、道路窄、运送材料困难等问题,施工队伍通过勘察设计、制定合理施工方案等,千方百计克服困难,把抓工程进度和保工程质量结合起来,推进项目建设进度。肇庆市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工程部经理刘炳潮介绍,该路段路基很窄,一般运输车辆没办法进来,后来该公司用钩机对路基进行了拓宽,有些只有两米多宽的狭窄山口要用炮机把石山凿开,车辆才能运输物料进来施工。
“四好农村路”修的是路、连的是心、通的是福。小湘镇西一村委会乡道Y143线与县道X413线接通,群众现在可从小湘镇大湘坑直达水南镇大胜坑,让小湘通过此路至水南镇和鼎湖区的通行时间比原来缩短了半个多小时。
该砂土路改造工程的完成,不仅完善了乡村道路路网建设,还对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和外出乡贤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提升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有着重要意义。小湘镇西一村委会大胜坑村村干部黄耀辉介绍,此前村民们开车出行要绕到水南那边兜一个大圈,现在这条路的开通极大方便了村民出行,且对于农产品的运输也有很大的帮助。道路开通后,吸引很多村民回村发展种养殖业,提高村民收入。
管好护好农村路 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建设“四好农村路”,建好道路是前提,管好、护好是保障。日前,高要区河台镇新升省道S118线河海至多宝段正进行路面维修工作。据了解,该路段路宽7米,是通往德庆的重要交通道路,平日车流量较大。长年累月下来,该段路面已出现龟裂、坑槽等不同程度的损坏。对此,高要区交通运输部门安排专项资金对该路段开展路面维修。
据施工单位负责人梁工介绍,施工路段共五公里,目前已完成八成,预计养护维修工程在9月初完工。居住在线路周边的村民林叔表示,这条路以前有很多低洼、不平整的地方,修好之后美观很多,附近居民交通出行也安全了许多。
路纵千里终有尽,服务民生无止境。接下来,高要区将继续围绕“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的建设目标,进一步完善高要区农村路网结构,优化道路交通出行条件,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好的交通保障。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