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市人社局: 学思践悟促提升 精准施策惠民生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记者昨日从市人社局获悉,该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围绕主责主业和群众期盼,注重学思践悟,着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效。

西江日报记者 陈松连

记者昨日从市人社局获悉,该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围绕主责主业和群众期盼,注重学思践悟,着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效。

精心谋划稳步推进 推动学习教育入心入脑

市人社局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坚持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高标准、高质量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该局紧贴党员需求和工作实际,按照“1+10+N”的部署,建立相关配套制度和文件,形成党组统一领导、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党支部积极参与的协同机制格局。同时,该局紧扣党史学习教育主线,不断创新学习方式。如通过举办“肇庆人社学习大讲堂”、邀请学者讲党课、学习分享研讨会、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倡导“指尖学习”等形式,做到学习对象全覆盖,学习内容全面化。

在创新“自选动作”方面,该局坚持每周举办“四个一”学习分享会,由“一把手”宣讲一段党史,党组成员轮流领学党史学习的指定书籍、科室负责人轮流分享一个“我为群众办实事”实例、观看一个党史学习教育视频。此外,该局还通过深入开展岗位建功和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在职党员到巩文巩卫挂点社区、乡村振兴帮扶镇报到,为群众宣讲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宣传解读党的就业、社保等惠民政策。

学做结合知行合一 推动为群众办实事见行见效

市人社局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人社职能,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和重点民生项目清单,把“强化企业用工保障”“落实援企稳岗政策”“纵深推进‘肇庆名厨’‘肇庆工匠’‘肇庆管家’三项工程”“健全就业困难人员托底帮扶机制”“上线社保卡‘智能客服’”“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等6项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关联的惠民实事纳入项目台账管理,确保“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此外,该局结合窗口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大力推行“人社服务快办行动”,用高效服务提升群众获得感。创新“刷脸”养老待遇资格认证,率先全面使用微信“粤省事”小程序进行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领取资格线上“刷脸”认证。全市配置351台社保自助服务终端,推进社保业务下沉、服务前移,打造形成“家门口”的人社服务新模式。

另外,该局还结合民生需求,不断强化人社保障水平。通过成立市用工保障专班,着力做好企业用工服务,建立“一企一方案”“一企一张图”机制,落实挂点负责人,掌握企业用工动态,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缺工问题。多措并举做好群众关注的养老保障工作,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有针对性地推动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制定出台稳就业促增收的惠民政策,多渠道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保就业,落实就业困难人员帮扶机制,确保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

汲取力量奋发作为 推动人社事业发展走实走好

市人社局坚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以红色引擎带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

具体措施包括,拟出台市3.0版“促进就业九条”,优化落实援企稳岗促就业创业补贴政策,持续扩大就业规模。积极推动社会保险实现扩面,持续提升社保待遇,城乡居民养老金提至180元。今年1-7月,全市发放失业补助金2351.58万元,惠及12027人;发放失业保险待遇金额6540万元,惠及8675人。

在技能提升方面,大力开展职业大培训。1-7月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81197人次、粤菜师傅培训10002人次、南粤家政培训5497人次。同时,加快“1+9+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大力推进博士(博士后)“三站一基地”建设,制定鼓励院校毕业生来肇留肇政策,以更实举措吸引高校毕业生、中职学校和技工学校毕业生来肇留肇就业创业。

该局进一步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督促24个成员单位协调联动根治欠薪,1-7月全市共检查用人单位1893家,依法查处劳动保障举报投诉案件94宗,其中查处欠薪案件64宗,为2533名劳动者追发工资等待遇4814.671万元,劳动保障监察、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实现两个“100%”。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