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陈松连 通讯员 胡鹏飞
今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肇庆市中心支行(以下简称“肇庆人行”)在对辖内企业开展碳交易的调查研究中,围绕肇庆市骏马水泥有限公司设备绿色升级存在的融资难、抵押登记贵、升级改造风险高三大困难,逐一问计聚力解决,创新实现省内首个“碳中和贷款”、省内率先利用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登记碳排放配额质押、省内首个“碳排放保险产品”等三个金融支持“碳中和”领域的率先探索,推动骏马水泥生产线升级改造项目获得绿色贷款1000万元。
这是肇庆人行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积极引导辖内金融机构聚焦民生重点,坚持调研先行,立足群众需求,加强调查研究,听民声纾民困,努力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民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的实际行动的成功缩影。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部署的推进,作为湾区重要节点城市,肇庆市近年经济社会发展活跃。为动态跟踪肇庆市制造业、服务业等重要行业景气度以及用工、物价、小微企业融资等前瞻专题情况,肇庆人行不断扩展调查样本,对全市108家企业开展常态性调查。
疫情发生以来,企业生产经营不确定性增多,融资需求提升。肇庆人行积极利用线上渠道,综合应用微信、问卷星、视频会议等线上方式,加强与样本企业的动态对接,及时掌握企业经营情况与困难诉求。同时,积极依托肇庆市产业招商落地金融专班机制,建立金融团队现场走访调查了解企业诉求。2021年1-7月,累计走访市内企业25家,积极收集并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推动当地产业招商项目贷款落地6957万元,形成线上线下全覆盖的政、银、企三方便利沟通协调机制。
为切实将“问需问计”结果转化为“办实事、开新局”成果,肇庆人行强调业务创新与部门协调双驱联动。今年初,肇庆人行对农产业绿色发展的调查中,收到部分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企业反馈融资诉求。肇庆人行积极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印发《关于加大金融支持肇庆市地理标志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率先在国内推出以“一库两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地标贷”融资模式。同时,该行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召开地理标志产业发展金融服务培训班,向全市28家地标农产品企业普及各金融机构的“地标贷”产品,畅通银企对接渠道。
截至7月底,肇庆市已发展出“肇实加工贷”“水产贷”“蜜柚贷”“怀集厘竹贷”等特色地标农产贷款产品,贷款余额1.41亿元,支持农户贷款943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