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甘婉怡 通讯员 李奕武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四会市大沙镇党委高度重视,紧紧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目标要求,精心打造“理论课堂”“红色课堂”“流动课堂”“实践课堂”,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打造“理论课堂”让党史学习教育“火”起来
今年以来,该镇积极推动领导干部在学党史、讲党史、懂党史、用党史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持续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该镇创新推出镇委书记“微课堂”栏目,通过粤政易、微信等媒介定期发布课程,促进党史学习由“灌输式”向“分享式”转变。其次,领导干部带头学党史,该镇先后召开7次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集中研讨,分别下沉16个驻点村(社区)、企业、学校指导党史学习教育。此外,全面开展“六进”宣讲,该镇先后6次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进网络“六进”宣讲。
打造“红色课堂”让党史学习教育“暖”起来
该镇坚持强化基层党建引领,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不断创新模式、丰富内涵,全力打造具有大沙特色的党史学习教育“红色课堂”教育基地,高质量打造4个基层党建示范点,立足各村特色及党建基础,丰富党群服务中心功能,突出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党史元素,打造了岗美、富溪、安平、大布4个基层党建示范点,成为了解党的历史、讲解英雄故事的好去处。其次是深入打造家门口的大沙“红色印记”,该镇深度挖掘本地红色人物事迹,精心制作了富溪村战斗英雄吕平、马房村抗战烈士黄显声等展示专栏,宣传大沙本土英雄人物,讲好大沙红色故事,传承大沙革命精神。
打造“流动课堂”让党史学习教育“动”起来
大沙镇扎实推进辖区内党史学习教育全覆盖,通过广泛开展宣传、“红色包裹”送学上门、举办“情景党课”等形式,大力推行“流动课堂”党史学习教育模式。该镇利用镇机关行政窗口、村(居)村委会、园区企业、中小学校电子屏幕等资源播放宣传标语,并同时做好线下宣传工作。针对辖区部分老年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该镇及时将包含红色书籍、入党誓词、党徽、党员笔记的“红色包裹”送上,确保党史学习不落一人。此外,该镇还广泛开展“情景党课”学习活动,组织开展了“学党史祭英烈”党史学习教育,引导中小学生品读红色故事,接受红色文化熏陶,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持续升温。
打造“实践课堂”让党史学习教育“实”起来
该镇坚持把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标尺,大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制定5大类涵盖拆除历史违建、建设南江九年一贯制学校、升级园区道路建设、打造平安大沙等10项镇级民生实事、23项村级民生实事,目前已全面铺开并取得阶段性成效。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该镇始终聚焦把党史学习教育转化为谋发展、抓落实的实际举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到哪里,哪里就有发展进步。”这一目标口号如今在大沙镇已成为现实。今年以来,该镇新引进项目21个,计划总投资54.36亿;乡村振兴取得重大进展,加快实施乡村振兴“书记”项目,打造了6100多亩数字化水产养殖鱼塘,规划建设安平、陈冲、仁马水产养殖基地;基层治理效能显著提升,构建了高效运转的“四大中心”工作平台,将工作力量向破解乡村治理硬骨头问题上倾斜;民生实事全面发展,仁马大道、轻轨连接线B线等一大批民生工程建成通车,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加快推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