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民张女士为市仲裁院送来致谢锦旗。 肇庆市人社局供图
西江日报讯(记者 陈松连 通讯员 梁晓莉) 近日,市民张女士来到肇庆市人社局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以下简称市仲裁院),为该院送上一面写着“坚持公平正义依法维护权益”的锦旗。在该院仲裁员不懈努力下,张女士收到工作单位支付的5万元调解款项。这是市人社局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创新工作方式,主动上门为民调解的一个缩影。
为巩固落实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市仲裁院坚持“合法、自愿”的原则,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放在首位,积极开展能动仲裁,主动介入,灵活运用调解方法,落实主动上门解决纠纷、现场调处矛盾的工作机制,及时化解劳动人事争议纠纷,节省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维权成本,增强了劳动者维权和用人单位的守法意识,切实解决百姓实际问题,依法保障百姓民生。
此前,张女士来到市仲裁院提交仲裁申请,认为她工作的单位多年来在计算加班工资等方面存在误算,要求单位支付加班工资等7万多元,并提交了入职以来10年的工资单、考勤记录等超过100张的证据材料。案件仲裁员黄雄辉接案后,翻阅了张女士提交的所有材料,发现该案涉案时间长,证据材料多,他凭借着多年的办案经验,从字里行间敏锐地意识到劳资双方存在较大矛盾,案件的处理难度相当大。
仲裁员主动联系张女士进行庭审前解调工作,采用聊家常的方式,做到换位思考,了解对方的感受和想法,拉近了双方的距离。了解到张女士的家庭情况后,仲裁员又主动向张女士的工作单位了解情况,并耐心细致地向公司负责人解释相关法律法规。案件如期开庭后,由于双方分歧较大,无法当场达成调解意向,调解一度陷入僵局。
就在看到调解曙光之际,仲裁员突然接到张女士的电话,被告知其因患急性胆囊炎,已被送进肇庆市中医院接受治疗。仲裁员联系张女士公司方负责人,希望公司方能考虑张女士的身体状况,加快调解工作进度。公司方对张女士的情况也十分重视,隔天便告知仲裁员同意从人道主义、关怀贫困员工的角度出发,以生活补助款形式支付5万元调解款项给张女士。
群众之事无小事,仲裁提速办实事。今后,市仲裁院将继续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并将党史学习与工作业务相结合,形成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的良性循环,立足业务积极作为,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