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赖小琴

梁焕雄按下按钮,厨余垃圾桶就自动上升倾倒垃圾,全程无撒漏。西江日报记者 赖小琴 摄
前段时间,《2021年肇庆市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发布,提出实施“1+1+4+5”工程,推进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其中的“5”是完善5类垃圾处理系统,包括了建设完善厨余垃圾分类收运处理系统。
厨余垃圾处理是垃圾分类工作的主要难点。今年的城区厨余垃圾分类也被“偏爱”,对工作推进有了更为明确的要求。记者获悉,端州区、鼎湖区已启动厨余垃圾单独收运试点工作,实现了厨余垃圾从收到运的全封闭型模式;高要区将在今年第二季度试收运。
自3月15日起,端州区以天宁路为界,在东、西2个片区选取了部分机关食堂、餐饮企业等41家单位开展厨余垃圾单独收运试点工作,开辟城东、城西两条厨余垃圾收集专线,由专车收集。4月开始,鼎湖区3辆厨余垃圾收运车也对鼎湖城区厨余垃圾进行试收运。
端州城东片区的厨余垃圾收集专线车每天上午约8时、中午约14时,到22个点收集厨余垃圾。5月24日,记者跟随该车走了一趟。当天约14:30,专车司机梁焕雄开着餐厨垃圾专用清运车来到奥威斯酒店的垃圾收集点。该处摆放了4个厨余垃圾桶,均已装有垃圾。梁焕雄和同事推着垃圾桶来到车辆旁放好,按下按钮,垃圾桶就被牵引上升并自动倒入车厢中,全程无撒漏。
据酒店保安说,以往垃圾车过来收运,都有污水从车厢渗下来,路面变得很臭,现在这辆车实行密封收集,干净卫生很多。
22个点集中分布在星湖大道、新园北路,走一趟最快也要2个小时。每到一处,梁焕雄都拿着“餐厨垃圾转移联单”让各点负责人签名。星湖大道某餐饮店负责人介绍,垃圾桶摆放至今,员工都会自觉将厨余垃圾扔进去。“以前大家共用垃圾桶,有人不自觉就会弄脏地面,影响生意。如今自己一个垃圾桶,方便又卫生。”
记者观察发现,虽然是指定的厨余垃圾桶,但也有其它垃圾如纸盒、树枝等掺入,相关人员的分类意识仍有待加强。据了解,目前端州、鼎湖的厨余垃圾收运后,仍无法单独处理,硬件设施的配套尚未跟上。
根据方案,8月底前要建成城区厨余垃圾处理终端(肇庆市环保能源发电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各区负责制定厨余垃圾分类收运方案,6月底前实行试收运。
城区厨余垃圾处理终端正式运营后,各区厨余垃圾收运处理量不低于保底处理量。年底前,城区公共机构、企业食堂、大中型餐馆以及优秀标准化示范案例的厨余垃圾实现单独收运处理;鼓励各区开展厨余垃圾就地分散处理,以大型餐厨垃圾处理厂为主,配合小型厨余垃圾就地处理设备为辅,实现厨余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在压缩站,记者看到,餐厨垃圾专用清运车一样需要放掉污水后再压缩处理,且这些污水与其他污水一样流入排水管道。方案则明确,提倡通过技术革新提升中转压缩效能、采取源头滤水滤油等措施,实现运输环节减容减重。通过中转站新建及升级改造,实现各类生活垃圾收贮、分类、中转等综合功能。
据悉,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区除了要加快厨余垃圾收运体系建立,达到保底量要求之外,今年还要推广分散处理、就地处理,切实提高厨余垃圾资源利用率。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