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戏曲进校园,经典传美德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让戏曲融入肇庆的校园文化建设,让传统艺术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5月18日上午,在德庆县第三小学多媒体室里上演了一场生动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粤剧课,让青少年们在近距离感受戏曲文化魅力的同时,感悟中华民族的崇高价值追求,促进传统艺术薪火相传。

西江日报记者 袁丽娟通讯员 周毅

当日,在德庆县第三小学多媒体室内,戏曲演员们挥
舞水袖演绎《宝莲灯之二堂放子》中的片段。
 西江日报通讯员 陈剑彪 摄

当日,在德庆县第三小学多媒体室内,戏曲演员们挥 舞水袖演绎《宝莲灯之二堂放子》中的片段。 西江日报通讯员 陈剑彪 摄

让戏曲融入肇庆的校园文化建设,让传统艺术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5月18日上午,在德庆县第三小学多媒体室里上演了一场生动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粤剧课,让青少年们在近距离感受戏曲文化魅力的同时,感悟中华民族的崇高价值追求,促进传统艺术薪火相传。

据了解,这是一场由德庆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德庆县文化馆总馆、德庆县德城街道分馆、德庆县德城街道综合文化站协办,德庆县曲艺团精彩演绎的“传经典国粹文化·承南国红豆风采”2021年德庆县戏曲进校园活动。

曲艺团的演员们带来的是粤剧经典剧目——《宝莲灯之二堂放子》。该剧讲述了书生刘彦昌与华山圣母结亲,生子沉香,不久遭二郎神逼害,圣母被囚华山受苦。刘彦昌中状元后任罗州知府,娶妻王桂英,生秋儿。一日,沉香秋儿在书馆失手将秦太师之子秦官保打死,刘彦昌深知大祸,拟舍一子抵命,但念及遭难的华山圣母,欲留沉香救母,让秋儿去抵命。王桂英虽疼亲子,然为大义所动,忍痛割舍秋儿,放走沉香。该戏剧宣扬了仁、义、孝、信等传统美德,彰显着人性的光辉。演员们挥舞水袖演绎了精彩的剧情,华丽繁缛的戏服、优美的唱腔、生动的表演赢得了学生的阵阵掌声。

此次“戏曲进校园”不仅引导青少年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播下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种子,更增强了文化自信,还通过“以戏育人”“以戏传人”的思想理念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培育戏曲苗子,促进戏曲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