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标记永不褪色的革命信仰(微观)——从红色文物感悟初心使命⑦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江西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珍藏着一条长70厘米、宽4厘米的红带子,它的主人是曾经的遂川县第五乡工农兵苏维埃政府赤卫队队长王棣权。1928年,王棣权在一次战斗中壮烈牺牲,红带子被他的妻子妥善保存,直至新中国成立后交给国家。如今,这条红带子存放在博物馆橱窗里,它承载的革命信仰从未褪色。

接过革命的火炬,守护来之不易的日子,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这是信仰的传承,也是历史的使命

江西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珍藏着一条长70厘米、宽4厘米的红带子,它的主人是曾经的遂川县第五乡工农兵苏维埃政府赤卫队队长王棣权。1928年,王棣权在一次战斗中壮烈牺牲,红带子被他的妻子妥善保存,直至新中国成立后交给国家。如今,这条红带子存放在博物馆橱窗里,它承载的革命信仰从未褪色。

红带子是一条识别带。一首生动描绘南昌起义的歌谣唱道:“八一大天亮,老百姓早起床,昨夜晚机关枪,其格格其格格响啊,它是为哪桩?原来是共产党武装起义,原来是红带兵解决了国民党”。歌谣中的起义部队就是“红带兵”,得名于官兵佩戴的红色领带。在人民军队草创时期,装备极为简陋,没有统一军服。尤其是南昌起义官兵,有的是学生、教师打扮,有的身着农民衣着、商贩服装。为了区分敌我,同时不至于与百姓混淆,他们就在领口上、袖子上、脖子上系上红带子,以此作为标记。这一做法一直延续到了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带子也成了参加革命、勇敢杀敌的标志。

识别带还有另外一个名称——牺牲带。在极其残酷的斗争中,佩戴红带子的革命者,随时准备为革命献身。而活着的战友,也可以根据红带子上的籍贯、姓名信息,将消息传给烈士家人。曾任红军大学校长的何长工回忆,当时在打仗之前,战士之间常常互相交代这样两句话:一句是告诉我的老母亲,你儿子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牺牲了;另一句话是胜利之后,在烈士纪念册上给我登记一个名字。即便如此,战争年代仍然有数不清的烈士没有留下姓名,仅井冈山斗争的两年零4个月里,就有4.8万余人牺牲,其中有名有姓被镌刻在纪念碑上的仅15744人。英烈已经远去,但见证过先辈英勇奋战、不怕牺牲的红带子,一直留存到了今天。

面对冰冷的枪炮,战士们为何能将生死置之度外?如何做到甘愿为党和人民流尽最后一滴血?“为了让千千万万的母亲和孩子能过上好日子,为了让白发苍苍的老人皆可享乐天年,儿已决意以身许国!”这是王尔琢的答案;“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吉鸿昌的答案;“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这是车耀先的答案……为了亲人同胞不再被恐惧和痛苦笼罩,为了国家和民族不再饱受屈辱,革命先辈们将个人命运与家国命运紧密相连,熔铸起视死如归的革命斗志、坚不可摧的革命信仰。

青春换得江山壮,碧血染将天地红。在革命年代,先辈们掩埋好战友的遗体,擦干泪水,一次又一次向前冲锋。如今,枪炮的轰鸣已经远去,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在一场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中赓续传承。抗洪救灾中,人民子弟兵闻令而动、迎难而上;脱贫攻坚战中,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奋战在扶贫一线……从实现民族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从掀起改革热潮,到决胜全面小康,挺立在急难险重最前沿的,始终都有共产党人舍生忘死、不顾安危的伟岸身躯。岁月会模糊记忆,但英雄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广袤的土地上,永远铭记于百姓的心中。

前进路上注定有艰难险阻。读懂红带子承载的牺牲精神,就要接过革命的火炬,守护来之不易的日子,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这是信仰的传承,也是历史的使命。

《 人民日报 》( 2021年04月27日 05 版)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