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以洪(右一)为党员群众讲述父亲陈如杰故事。 通讯员供图
西江日报讯(记者 刘浩辉 通讯员 苏泳生 邓东妮 廖伟媚)“当年,我父亲陈如杰和植启芬、黄育森(黄励)商议组织游击队,在1947年至1948年期间,游击队成功袭击永固乡公所和诗洞乡公所,这场怀集的革命斗争史上称之为怀南起义……”近日,在怀集县永固镇宿安村的革命纪念馆里,有一位特别的宣讲员,他激动地给在场的党员群众讲述了他父亲参加怀南游击队的故事。
这位特别的宣讲员名叫陈以洪,今年77岁,他话语中述说的父亲就是怀集籍的革命烈士陈如杰。在永固镇宿安革命纪念馆内,陈列着陈如杰的相关资料。据介绍,陈如杰,于1921年11月出生,是原永固乡宿峡村(现宿安村)人,自小品学兼优,1942年考入怀集县中学。在校时,他经常与进步学生一起,阅读进步书籍,暑假回家参加生产劳动,十分了解农民的疾苦,对劳苦大众深表同情,从小就立下宏志:“救国家于危亡,救农民于水火”。
据悉,陈如杰与革命烈士植启芬是同乡同村,又是同窗好友,两人志同道合,成了莫逆之交。1947年5月,植启芬回到永固乡开展游击战,先后找到陈如杰、黄育森(黄励)等人,商议组织壮大游击队。陈如杰当时正读高中,毅然投笔从戎,与黄育森等人加入怀南游击队。
1948年6月,国民党当局对怀南游击队根据地进行大围剿。为掩护主力游击队突出重围,在永固富禄村附近连绵的群山中,陈如杰与敌人展开激烈的战斗,在成功护送主力部队安全渡河转移后遭到敌人包围,后因弹尽粮绝而不幸被捕,英勇就义。
陈以洪介绍,他的父亲牺牲时年仅27岁,而他那时才3岁,关于父亲的故事大多都是从植启芬的父亲植公明和永固游击分队的队员口述当中了解到的。长大后,为了能够更多地了解到父亲的革命事迹,他曾多次到县直相关部门翻阅有关典籍,希望从中了解到更多父亲的事迹。后来他还积极参加了整编永固的革命斗争史等资料,使他不断地走近了父亲,更深入地了解父亲。
在场聆听宣讲的永固镇干部纷纷表示,永固镇是革命老区镇,红色资源积淀丰厚,英烈辈出,先烈们的英雄事迹激励着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们始终要厚植爱党爱国的情怀,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红色动力,真抓实干推进乡村振兴,为怀集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