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革命文物(评论员观察)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

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革命文物,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必能充分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力量

从革命文物中汲取养分,积蓄新征程上的信心和斗志,党团结带领14亿人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也会继续乘势而上,写下新的篇章

最近,北京、上海、天津等地陆续公布一批革命文物名录,种类多样、分布广泛,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前不久,国家文物局公布,全国共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6万多处,国有可移动革命文物超过100万件/套。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革命文物,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必能充分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力量。

保护好革命文物,就是保护好历史的见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珍视革命历史,统筹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中办国办就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出台政策,财政部门对革命文物保护予以专项资金保障,相关部门对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加大投入……从制度完善到财力支持,从多部门协同到多地区协作,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革命文物工作格局在发挥作用,一大批革命文物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大的生命力。

管理好革命文物,才能实现在保护中传承。保护若要持续向好,管理就该跟上步伐。中央编办批复国家文物局设立革命文物司,就起到了很好的示范。许多省级文物部门纷纷设立革命文物处,从机构到人员、从管护意识到管护力量不断增强,进一步夯实了保护利用革命文物的基础工作。一位热心革命文物保护事业的人士说,“文物必须进行精细的整理之后对外公开,才能教育后人”。做好收集、整理、修复、展览、研究等一系列保护管理工作,革命文物就能“有个家”,红色基因也能更好地代代相传。

运用好革命文物,就能激活发展的正能量。《共产党宣言》的中译本,散发着“真理的味道”;《可爱的中国》手稿书写着初心使命,“每次读都受到启示、受到教育、受到鼓舞”;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北京香山示意图,见证新中国的奠基,勉励我们“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革命文物“会说话”,感染人、教育人,彰显了党在百年岁月中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和历久弥新的初心使命。这一精神力量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力。在“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湖南省汝城县沙洲村探索出“红色文旅+绿色产业+古色瑶乡”发展路子,让全面小康的活力更足、魅力更大。赤子之心不改,百年奋斗不息,从革命文物中汲取养分,积蓄新征程上的信心和斗志,党团结带领14亿人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也会继续乘势而上,写下新的篇章。

学史力行,鉴往知来。在江苏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在淮海战役纪念馆内指出:“淮海战役就是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我们要好好回报人民,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从革命文物中感受百年峥嵘岁月,通过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让信仰力量、无畏精神、深沉情怀直抵人心。以史为镜、以史明志,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就要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

百年历史激荡,文物见证荣光。革命文物所蕴藏的精神财富跨越时空、熠熠生辉,激励人们风雨无阻、坚毅前行,照亮着奋斗新时代、启航新征程的前路。

《 人民日报 》( 2021年04月09日 07 版)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