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红色百宝 奋斗百年|铁流二万五千里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此刻,中央红军和中国革命事业处于前所未有的危险境地: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敌人的“铁桶计划”日益逼近,意图一举歼灭中央红军……

新华社北京3月31日电 题:铁流二万五千里

新华社记者黄垚

87年前的秋天,江西于都河畔,一支8.6万人的大军集结于此。

此刻,中央红军和中国革命事业处于前所未有的危险境地: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敌人的“铁桶计划”日益逼近,意图一举歼灭中央红军……

红军战士们猜测着转移的方向:广东、福建,或打到南昌。但很多人不曾料想会调转向西,从此铁流二万五千里。

五岭逶迤、乌蒙磅礴,展开毛泽东作于1935年秋的《七律·长征》手书,这次命运攸关的远征、这段震惊世界的传奇跃然纸上……

“金沙水拍云崖暖”。实际上,红军经过的江河,大多刺骨森寒。

1935年1月2日,战斗在天险乌江打响。无法攀登的悬崖绝壁间是250米宽阔江面。“八个英勇战士赤着身子……跃入江中,那样冷的水里,泅水极感困难……”时任红一军团第二师政委刘亚楼详细记述了渡乌江的场景。敌军守江团长在给上级的报告中写道:“红军水马过江,火力非常凶猛”。

“更喜岷山千里雪”。雪山延绵千里,草地了无人烟,行军艰难与粮食短缺交织。

“每人每天只有2两青稞粉,根本无法支撑体力。”红二方面军四师十二团团长黄新廷回忆说,后卫团一路上看到牺牲的战友,有的倒下时嘴里还嚼着吃一半的野草;有的牺牲时背囊里还剩下些青稞粉,他们清楚粮食有限,死前尽量省下一点给战友……

像航船在大海中,即使看不到海岸,仍然方向坚定。英勇顽强的红军将士,将巍峨高山、奔涌江河,一步步甩在身后。

以血肉之躯,杀出北上通道。

1935年9月16日晚,起床号划破夜空,红四团作为先头部队向腊子口挺进。

“腊子口打不开,我军往南不好回,往北又出不去,无论军事上、政治上,都会处于进退失据的境地。”聂荣臻元帅曾这样评价腊子口的战略地位。

在山口如刀斧劈过一般的腊子口,敌军控制周围制高点,凭险扼守,红军难以突破。一筹莫展时,一名苗族小战士自告奋勇,在长竿一头绑上钩子,硬生生从绝壁一段一段攀到山顶,15名突击队员拽着绳索挨个攀到崖顶,迂回到敌人后面。正面进攻的敢死队再次向敌人阵地发起猛攻,号子声、手榴弹爆炸声响彻寂静山岭。

翻越艰险的山脉,跨过水流湍急的江河,突破无数关口和封锁线。天上飞机轰炸、地上敌军围追堵截,红军靠两只脚,长驱二万五千里。出发时始料未及的长征,终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访问毛泽东,毛泽东为其亲笔写了《七律·长征》,后来被收录进《红星照耀中国》。在之后的岁月里,毛泽东多次提起这首诗,也留下多幅手迹。

无数艰难险阻,在《七律·长征》短短56字中等闲飞过。收藏于国家档案馆的毛泽东1961年题写的手书诗词中,有两个“浪”字,成为最与众不同的地方。这份手书笔力遒劲,一笔一划都在向世界宣告:为了崇高理想的征程,乘风破浪,终会到达胜利的彼岸。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