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后的砚洲码头。 西江日报记者 陈明红 摄
砚洲岛游客服务中心。 西江日报记者 陈明红 摄
升级改造后的码头、停车场、精品民宿、游客服务中心以及大型文化墙……这些立在江边的建筑设施,构成了砚洲岛特色鲜明的门面。招来了不少的上岛游客,今年春节黄金周,砚洲岛就迎来游客1.6万人次,打破历年上岛游客记录。
据了解,作为2019年鼎湖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区级示范村之一,近年来鼎湖区广利街道党工委、砚洲社区党支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利用先天优势,以全域旅游为契机,将美丽乡村区级示范村建设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厕所革命”相结合,盘活砚洲岛丰富的生态和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成为宜居宜旅的江心岛,为鼎湖乡村振兴赋能聚力。
美丽乡村建设 推动环境设施升级
一棵巨大的古榕树下,十二株子榕团团包围,仿佛一幅天然的“儿孙满堂”图。84岁的傅顺炎是土生土长的砚洲人,被村民称为“九爷”,自退休之后他就从城市返回砚洲社区居住,常来这棵古树下散步锻炼。“现在环村路也变靓了、景色变美了,卫生和治安都很好,还是这里住着舒适!”傅顺炎说。
乘坐观光车环岛而行,只见砚洲社区内花树盛放、道路整洁,古巷古村错落有致。其中,独具特色的9个公厕形成了一条亮丽的风景线。在沙滩公厕,卫生间内干净整洁无异味,外围花圃鲜花盛开,还有古朴的驿站供旅游休憩。
“在美丽乡村区级示范区建设过程中,我们既注重补齐公共设施短板,又着眼乡村旅游长远发展,重点抓好“厕所革命”,创新地把公厕与驿站建设相融合,不但体现了砚洲古村落独有的历史文化,更大大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村民的居住条件。”广利人大街工委副主任何锦云介绍,目前环岛新建了9个公厕、3个驿站、3个休闲小公园可供休闲使用。
据了解,自2019年来,砚洲社区利用区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补助资金1000万元,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开展码头入口及周边景观提升、环岛路部分路段及村道道路建设提升、公厕及驿站建设、休闲景观打造等多项工程。目前,各项建设内容已基本完成。
砚洲社区居委委员傅浩源介绍,经过人居环境整治,砚洲社区展现出乡村新“颜值”,村民的满意度、支持度也很高。他还表示,为实现长效管理,社区居委方面就专门聘请村民,定期清理公厕、村巷卫生,维护好共同的家园环境。
盘活资源 为乡村旅游添动力
“听说这里搞旅游搞得风生水起,今天看了果然不虚此行。”日前,住在端州市区的杨女士趁着休假,带着母亲来到砚洲岛,在一片茂盛的勒杜鹃花树旁拍照合影,感受岛上的自然风光。
荒废的土地开垦成农耕体验园,破旧的厂房经粉刷设计变身为翰园精品民宿和游客服务中心……人居环境整治不仅是为民便民的举措,也是盘活岛上旅游资源的重要契机。砚洲社区以改造荒地、打通道路为抓手,将环岛路沿线的陈家祠、陈焕章故居、知青楼等古遗建筑与桑基鱼塘等生态产业串点成线、连景成片,把古祠老社、古渡古巷、古树老屋转化为求学强国的优秀文化教育资源。
肇庆中砚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立翠认为,如今,观光式旅游正逐步向体验式、沉浸式旅游方式转变。为此,公司充分利用岛上先天条件,不断强化“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元素,着力为上岛游客提供更好的便利,努力让更多客人了解砚洲、休闲在砚洲。
自2019年以来,中砚公司先后建设沙滩拓展大棚、沙滩烧烤野炊场,盘活土地开垦了10亩荒废耕地打造农耕体验园,打造了翰园精品民宿,配套系列休闲庭院、娱乐室、休闲区、体育竞技场等休闲娱乐设施,大大提升砚洲岛的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2019年12月,砚洲社区被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授予首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称号。
乡村旅游正逐渐成为实行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何锦云告诉记者,下阶段,广利街道将立足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动旅游与农村融合,谋划以“旅游+体育”为核心打造砚洲岛休闲养生度假区,同时优化旅游产品供给,挖掘本土文化特色,做大做强砚洲岛乡村旅游。
西江日报记者 陈明红 通讯员 赵嘉怡 马俊邦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