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鼎湖区永安镇苍南村:人居环境整治擦亮村容村貌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一座座旧房危房、废弃猪舍被拆除了,一堆堆垃圾和柴草被清理了,一户户人家房前屋后干净整洁了……近年来,永安镇苍南村经过“三清三拆三整治”,告别了“脏乱差”形象,人居环境得以大幅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散发出生态宜居宜游美丽乡村的气息。

一座座旧房危房、废弃猪舍被拆除了,一堆堆垃圾和柴草被清理了,一户户人家房前屋后干净整洁了……近年来,永安镇苍南村经过“三清三拆三整治”,告别了“脏乱差”形象,人居环境得以大幅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散发出生态宜居宜游美丽乡村的气息。

扩道路清沟渠 村民热情高涨

“村里以前道路两旁杂草丛生,柴草乱放,停车都难,村民们养的鸡鸭也不管,水沟里塞满垃圾,下雨天污水横流,大家都有怨言。”苍南村干部陈伟雄指着道路说,“村民们发展、改变的愿望很强烈,都明白改善环境的重要性,大家都主动配合工作。”

据了解,苍南村自2018年启动“三清三拆三整治”以来,村民热情高涨,积极配合,拆除旧房危房、废弃猪舍80多间,约3000平方米,拆除露天厕所茅房6间,清处过百吨柴草、垃圾。

目前,整条村危房旧屋、废弃猪牛栏等基本被拆除,村巷道和房前屋后的杂草杂物、积存垃圾以及池塘沟渠的淤泥、漂浮物、障碍物等均被清理,另外新建了现代化公厕6间,铺设了沥青路面数百米,修复了滑坡一处......苍南村处处呈现焕然一新景象。

拆旧房建文化楼 美丽乡村样貌初显

在苍南村,沿着蜿蜒的道路行走,两旁的鱼塘碧波粼粼;村道两旁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村落中央,初步建成的文化楼显得格外显眼。

“这个文化楼是村民最想要建的。”陈伟雄说,“自人居环境整治开展以来,大家一起讨论村子的建设,其中提到最多的就是建设文化楼。”

“村民一直以来对于文化活动和举办宴席都有着强烈需求,却因为没有合适的地方,文化楼的建设而一直被搁置。”陈伟雄介绍说,“随着三清三拆三整治的开展,大家齐心协力清理了原来堆满杂物的场地,平整了土地,腾出了空间。村民一起出钱出力,筹集到140多万建设资金,文化楼得以从蓝图变为现实。”

目前,占地600多平方米的苍南文化楼基本建成,文化楼前的路面硬化工作正在进行,待完成最后的一步后,一个独具苍南村特色的文化楼将会展现它的全貌,村民们的生活也将会更加丰富多彩。同时,村门口的村标、村内的小公园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村内龙会碉楼等古建筑将进行修葺,承着乡村振兴的东风,苍南村的“颜值”将会越来越美。

记者 岑永龙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