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这场伟大“创业”为什么会成功?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穿越一个世纪,从50多人壮大到超过9000万人,有人说,这是世界上最牛创业团队实现的最成功创业,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历史深处传来的回声从未如此清晰——,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穿越一个世纪,从50多人壮大到超过9000万人

有人说,这是世界上最牛创业团队实现的最成功创业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历史深处传来的回声从未如此清晰——

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让我们回到起点

沿着红色足迹

探寻百年大党创业成功的密码

推开这扇门

我们仿佛听到百年前进步青年的思考与呐喊

100多年前

这里是上海法租界老渔阳里2号

1920年

陈独秀等在此办公

中共上海发起组在此成立

这个普通的弄堂

吸引了一大批有志青年去探究中国革命道路

在热烈的讨论声中

在思想的碰撞中

星火,在这里初燃

时间定格在1921年7月

上海市兴业路一幢不起眼的小楼里

△ 2020年11月3日拍摄的中共一大会址外观。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亮起星点的煤油灯光

如同闪电般照亮夜空

13位平均年龄28岁的有志之士发出惊雷

我们的名字,叫中国共产党!

中共一大在上海被迫中止后

一大代表从上海乘火车转移到嘉兴

△ 2020年10月27日拍摄的停靠在嘉兴南湖湖心岛的南湖红船。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在南湖的一艘小船上完成了大会议程

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

一叶红船

成为启蒙之船、理想之船

更是奋斗之船、革命之船、复兴之船

引领中国人民走出困苦、走向辉煌

1920年8月

《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在上海出版

初版1000册一销而光

△ 2020年6月23日拍摄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馆藏的首版红色封面的《共产党宣言》。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翻译者正是1920年春天回到故乡浙江义乌分水塘村的

留日青年陈望道

真理的味道,真甜

这本小册子影响了一批为寻找中国未来而奔走的人们

1920年10月

李大钊在北京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

开始在京汉铁路沿线开展工人运动

1923年2月1日清晨

各地工人代表齐集郑州

向总工会成立大会会场——普乐园挺进

代表们冲破军警的包围圈冲进会场,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

2月7日

吴佩孚对罢工工人进行血腥镇压

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

52位同志英勇牺牲,300多人身负重伤,1000多人被开除,流离失所

△ 翻拍的1971年部分建设者在二七纪念塔前的合照(郑州二七纪念馆供图)

如今,为纪念京汉铁路工人运动而修建的二七纪念塔伫立在郑州

岁岁年年,它承载着百年红色记忆,见证着现代城市繁华

用我一世烟火,换你人间繁华

1924年

吉林省吉林市松花江畔

吉林省第一位共产党员马骏在毓文中学执教同时

开展革命活动

毓文中学成为当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中心之一

1925年6月,五卅惨案后

在马骏等人带领下

“五卅”后援活动从吉林迅速波及到长春、四平、哈尔滨、宁安等30多个大小城镇

揭开了吉林省革命历史的新篇章

△ 马骏的资料照片

马骏英勇就义时年仅33岁

这位共产党员的一生都在为救亡图存奔走呼号

从北国到香江,同样的时间,同样的革命浪潮

为支援上海人民五卅反帝爱国运动

1925年6月19日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香港的海员、电车、印务等工会首先宣布罢工

其他工会随即响应

罢工工人不顾英帝国主义者的阻挠和威胁,回到广东各地

广州沙基惨案的发生,更进一步激起中国人民的民族义愤

更多的工人加入罢工行列

这场省港大罢工持续了16个月,参与人数达到25万人

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领导中国革命运动的重要实践

1926年,大革命轰轰烈烈开展

11月7日夜,云南昆明节孝巷

共产党员李鑫、周宵、吴澄、黄丽生、杨静珊等人在周宵家

秘密召开第一次党员会议

△ 2021年1月22日拍摄的中共云南地下党建党旧址内景。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云南的第一个党支部在这里诞生

从此,云南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踏上了崭新的革命征程

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爆发

工农革命军首次公开打出中国共产党的旗帜

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下辖三个团共5000余人计划从三个方向合攻长沙城

然而,由于敌强我弱,各路起义进攻受挫

起义部队人数锐减至1500余人

9月19日

毛泽东在文家市里仁学校主持召开前敌委员会会议

提出放弃进攻长沙,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去发展

△ 2021年1月26日在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拍摄的前敌委员会会议旧址。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经过激烈讨论,会议最终通过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决定部队沿罗霄山脉向南转移

革命力量得以保存

在一个个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瞬间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

一次次从胜利走向胜利

传承红色基因

牢记肩负使命

我们才能在新的奋斗征程上

更加充满自信、意气风发地奔向未来!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