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展示民俗风情 共享发展成果 肇庆市群众欢度丰收节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五谷丰,粮仓满,笑声扬。9月22日上午,随着舞蹈《好收成》在舞台上表演,“古端州新活力——肇庆市庆祝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端州分场”在城区倚岩公园启幕,展现了端州农民丰收的喜悦之情。

群众载歌载舞庆丰收。 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摄

群众载歌载舞庆丰收。 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摄

丰收节现场气
氛浓厚。
西江日报记者
 吴勇强 摄

丰收节现场气氛浓厚。 西江日报记者 吴勇强 摄

端州

西江日报讯(记者 周永龙 特约记者 彭剑 通讯员 杜哲锋 李永君 黄海涛)五谷丰,粮仓满,笑声扬。9月22日上午,随着舞蹈《好收成》在舞台上表演,“古端州新活力——肇庆市庆祝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端州分场”在城区倚岩公园启幕,展现了端州农民丰收的喜悦之情。

舞蹈《肇庆美》、小品《西游记——师徒四人庆丰收》、独唱《家乡拥有好湖山》等具有浓郁乡土特色的节目,展现了肇庆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和浓郁的乡土风情。在活动现场除了有歌舞、醒狮等民俗文化表演之外,还设置了端州区及广西桂林资源县两地特色农产品及美食类展览区,疍家糕、裹蒸粽、香满园酱油、红心猕猴桃、冬瓜、香芋、果脯……这些特色农产品紧紧吸引住了市民的注意力,不少市民赞不绝口,挑选自己心仪的物品。

各个街道办举行的垃圾分类、拒绝吃野生动物等宣传活动也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咨询了解。

“我们几个从外地过来肇庆玩的,今天特意过来丰收节活动现场,这次展示的品种非常丰富,感受到了农民丰收的喜悦。我买了玉米、南瓜、肇实,听说肇庆的裹蒸粽和香满园的酱油品质不错,我买了一些带回家给家人尝一尝。”手里拎着大包小包的谭阿姨开心地说。

今年端州区举办的农民丰收节呈现出端州农副产品深加工、农产品电商销售加快发展的特点。接下来,端州区将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坚持做强产业、全力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更优的营商环境,为端州区农产品争创省级名牌产品称号、为更多企业争创省、市农业龙头企业助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农产品大丰收,果农乐开怀 。 西江日报记者 吴勇强 摄

农产品大丰收,农民乐开怀 。 西江日报记者吴勇强 摄

鼎湖

西江日报讯 (记者 陈明红 特约记者 李绍坚 通讯员 王焌鑫) 载歌载舞话农事,醒狮起舞庆丰收。9月22日上午十点,以“金秋时节庆丰收·长寿之乡迎小康”为主题的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肇庆鼎湖)活动在鼎湖区凤凰镇新凤村竹坝文化广场举行,突出鼎湖民俗风情和产业发展特色,感受丰收喜悦。

走进会场,金黄的谷棚、跃动的舞狮映入眼帘,各色瓜果变成“人偶”造型,为现场营造了五谷丰登的氛围。据了解,此次丰收节设于村门口,主要借助农民丰收节这一载体,充分展示鼎湖区农村、农民、农业新面貌、新成果,共享丰收喜悦。

当天上午,一曲对山歌、一支竹竿舞、一场《丰收秧歌》民俗表演拉开了百人欢庆丰收的帷幕。此外鼎湖方世玉武术龙狮团的传统醒狮起舞、武术表演也相继上演,吸引游客与当地村民群众驻足观赏。

作为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鼎湖还在会场设置了种类繁多的特色农产品展销暨农家美食展示区,七个镇街与本地农产品企业各显本领,拿出各自看家特色农产品现场烹饪、展示和销售,其中肇实、文山乃鲤、粉葛、香蕉、紫背天葵等一批名特优产品广受热捧。

来自众餐联(广东)特色食材供应链平台的负责人卢金胜就带来了板栗南瓜、香芋冬瓜等网红新品种,蒸熟的南瓜香甜软糯,很快被市民游客哄抢一空。“好食材吃得更放心,我们通过借助丰收节平台,可以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绿色生态产品,展示农民的成果,一起感受丰收的喜悦。”卢金胜说。

活动还为“美丽乡村迎小康”主题摄影大赛获奖者颁奖。一张张精美的图片向大家直观、形象地展示了鼎湖区在精细农业、精美乡村、精勤农民等各方面取得的新成效、新亮点、新面貌。

据了解,鼎湖区近年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目标,从畜禽养殖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农业产业升级、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精准发力,传统农业得到转型升级发展、农村人居环境大幅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切实提高、乡村面貌日新月异。

高要

高要丰收节活
动上,捕到鱼的群众
展示她的战利品。
西江日报通讯员
钟养昌 摄

高要丰收节活 动上,捕到鱼的群众 展示她的战利品。 西江日报通讯员 钟养昌 摄

▲高要丰收节
活动上,群众参与
套鸭趣味游戏。
西江日报通讯员
钟养昌 摄

高要丰收节 活动上,群众参与 套鸭趣味游戏。 西江日报通讯员 钟养昌 摄

西江日报讯 (记者 肖桂芳 特约记者 贺思乐 通讯员 朱春蓓) 9月22日,高要区在回龙镇猫爪谷生态农场开展了以“庆五谷丰登,迎小康喜悦”为主题的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

活动举行了盛大的“春华秋实”农特产品展销品鉴会。30家农产品生产企业在现场展示展销,菠萝、火龙果、剑花、菊花、蜂蜜、鱼干、鸡蛋等广东省名牌产品以及高要特色农产品纷纷亮相,吸引众多游客驻足品尝、鉴赏,看中了毫不犹豫地购买。

捕鱼、套鸭等游园活动趣味十足。在鱼池,捕鱼的群众追着鱼跑。折腾好一阵之后,梁阿姨终于抓到一条。她双手举着鱼,一边高兴地向大家展示她的成果,一边说:“这鱼真肥,真是丰收了。”在套鸭趣味游戏区,一只只肥硕的鸭子吸引了众多群众,群众排着队,依次扔圈套鸭。有套中者,怀抱着鸭子,笑得合不拢嘴,对着身边一圈露出羡慕眼神的人说:“今晚来我家,加菜,食鸭。”捕鱼、套鸭活动让群众既体验了农村的生产生活,又能感受到丰收节的喜悦。

活动还举行了高要区第二届十大种养能手颁奖仪式以及农超对接签约仪式。

特色农产品大受欢迎。西江日报记者 吴勇强 摄

特色农产品大受欢迎。西江日报记者 吴勇强 摄

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摄

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摄

德庆

西江日报讯 (记者 苏燕君 特约记者 张水木 通讯员 岑瑞青)秋色渐欲迷人眼,稻花香里说丰年。9月22日,德庆县在九市镇洞寮村举办“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来自全县各地农民代表共聚一堂,在景美宜居的洞寮村载歌载舞,欢庆丰收,展示新时代新农民精神风貌,汇聚乡村振兴力量,分享丰收成果。

金秋的田园如诗如画,德庆农民愉快地在丰收美景中欢唱起舞,活动现场既有狮庆丰年、蝴蝶舞、中国红、雄鸡舞、九市镇鱼龙舞巡游等丰富多彩、亮点纷呈的民俗民间艺术表演,有抓鱼游乐、抛圈套鸭等趣味运动,也有农事活动农耕文化摄影展、创建乡村社会治理综合改革示范区成果展等展览展示,在充分彰显岭南古郡德庆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的同时,也进一步展现了该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磅礴力量和加快实现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的美好蓝图。

近年来,德庆农业产业持续兴旺,现代农业加快发展,香雪南药产业园成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成功申报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7个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正加快推进建设,全县现有省、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数量均为全市最多,马圩镇(贡柑)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和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成功举办第二届岭南中药材保护与发展研讨会暨南药展览会。

德庆的农业品牌打造也进一步强化。该县被评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德庆贡柑被评为国家区域公用品牌,品牌价值达108亿元;与碧桂园集团共建德庆贡柑“12221”市场营销体系,进一步提升德庆贡柑品牌形象;德庆鸳鸯桂味荔枝、德庆凤梨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德庆贡柑、德庆沙糖桔、德庆何首乌、德庆巴戟入选“粤字号”2019年县域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16个南药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实施;2家企业获《出境水果果园注册登记证书》,实现出境水果基地零的突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培育,新增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2家。

农民游客参与趣
味运动表达丰收的喜悦。
西江日报通讯员
徐向光 摄

农民游客参与趣味运动表达丰收的喜悦。 西江日报通讯员 徐向光 摄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