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鱼肥稻香话丰年 廊牵两广庆丰收 ——肇庆市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侧记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一曲《亲亲贺江水》,碧道画廊秀美景色娓娓道来;融入现代街舞元素的《五马巡城》舞,重新演绎封开历史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秋风送爽,五谷飘香,快板《庆丰收迎小康》与广大农民群众一起来庆丰收,迎小康……

一曲《亲亲贺江水》,碧道画廊秀美景色娓娓道来;融入现代街舞元素的《五马巡城》舞,重新演绎封开历史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秋风送爽,五谷飘香,快板《庆丰收迎小康》与广大农民群众一起来庆丰收,迎小康……

9月22日,伴随着各式丰收主题的歌舞轮番上演,肇庆市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在封开励志新村热闹开锣。农民群众和游客们欢聚在一起,品美食、赏美景、玩游戏、看表演,共同见证肇庆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取得的丰硕成果,共同庆祝丰收的节日,共同分享丰收的喜悦。

封开杏花鸡、贺江鱼仔干、罗董牛肉干、平凤香蕉,还有德庆巴戟天、怀集谭脉西瓜、广宁笋干、四会鳄鱼酒,以及广西梧州冰泉豆浆、苍梧木双米酒……在两广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区,来自肇庆市各县(市、区)以及广西部分地区的特色农产品摆满了展台,引来大批市民游客驻足品尝、购买。

作为丰收节主场,封开的土特产格外人气高涨。“我带了200多公斤的货过来,主要是黑皮鸡枞、姬松茸等菇菌产品,上午开卖不到两小时就卖出一大半了。”封开白垢镇安健美菇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孔祥汉高兴地告诉记者,这几年,在乡村振兴号召下,他们镇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工作,包括他在内的很多村民纷纷种植特色农作物,销售特色农产品,既打响了品牌,也鼓起了自己钱包。

同饮西江水,两广是一家。丰收节上,与封开相隔咫尺的广西梧州市也带来了部分农产品前来助兴,共庆丰收。记者在广西特色农产品展销区见到,有木双米酒、冰泉豆浆、六堡茶等知名特色产品,另外还展出了山楂干、花生、梅干菜等扶贫产品,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来选购。

“丰收节就是我们农民的节日,看到展出了这么多优质的农特产品,作为一名农民,我感到非常开心也特别自豪,我们的农业大有可为!”封开江口街道封川社区的陈先生如是说。

近年来,肇庆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对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改革,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政策倾斜和财政投入,让农民进一步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推动“三农”事业可持续发展。

在丰收节惠农政策宣传区,10多个展位带来了34个惠农政策大礼包,助力现代农业发展与脱贫攻坚。从事生猪养殖的宾先生计划在新场地养殖一批肉猪,于是他特地到政策宣传区了解一些惠农政策。“现在人财物都有了更多保障,我对接下来的养殖生意更有信心了。”宾先生表示。

“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推动了农业保险提标、扩面和增品。”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肇庆分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实施,目前农业保险的保障标准、保障范围、保障种类有了不少提高,基本涵盖了涉农的人财物方方面面,全面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兰花现场来个秒杀价,各位观众准备好没”“大家看看这个杏花鸡蛋,个头很小,但味道非常鲜、非常嫩,一口一个,赶紧来下单吧”……在直播带货区,一众网红达人纷纷架起手机、补光灯,对着镜头当起“村播”,实时与线上观众互动,吆喝着自家特色农产品。

“我们主要卖杏花鸡、杏花鸡蛋、鸡蛋酥等产品,现在在线收看有1000多名观众,开播一个小时就已经卖出了几十个订单了。”封开县广远家禽育种有限公司运营经理李培程告诉记者,利用直播电商、网购平台等“新农具”,越来越多新农人干起了跟过去不一样的“新农活”,带动了农产品线上线下全面产销对接,农业发展道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好了。

打开手机,四会市石狗镇程村兰花种植基地的空气温度、土壤湿度等实时情况一目了然;用手机轻轻点击开关按钮,兰花基地内的降温风扇马上转动……在肇庆市供销社展示的数字农业摊位上,“聪明”的数字农业管理系统充分展示了智慧农业发展成果,赚足了观众眼球。

肇庆市供销社流通服务科科长植思华介绍,数字农业管理系统是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互联网与传统农业的“生态融合”,从农业生产、管理环节实现对生产环境的数据采集以及智能控制,从而推动农业产业链改造升级,为“舌尖上的安全”赋能。

骑行滨水车道,在江风和山色中体验贺江河滩旖旎风光;穿越竹林,看竹荪生长,观兰花种植,尝杏花鸡、竹荪红菌汤、四季河鲜等特色美食,感受乡村振兴之美;走进沿江古村明清古建筑群,重温两广源流地的昔日时光。处处有景,段段拾趣,漫步贺江碧道画廊,与山水、与人文来一场绝美空灵的对话……

丰收节上,贺江碧道画廊正式启用。作为丰收节主场地,藏于贺江碧道画廊的励志新村,处处是整洁的村貌,处处是秀丽的风光,处处彰显着淳朴的民风,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漫步如画贺江边,穿越美丽新农村,市民群众和各地游客纷纷点赞道:“美丽乡村展新颜,这里真正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西江日报记者 谢江涛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