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渡镇铁岗村的美丽村容。 西江日报通讯员 赵日坚 摄
乐城镇社播村新农村风貌。 西江日报通讯员 赵日坚 摄
高要区万亩水产养殖基地。 西江日报通讯员 苏科伟 摄
以人才队伍建设带动人才振兴
为了增 强 乡村自我 发 展能力,高要区以 人力资本开发 为 抓 手,大 力 推 进“人 才 强 乡,智 力 强村”工程,打造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新乡贤人才队伍、智力支 援 人 才队伍等三支 人 才队伍,初步 形成一支 爱农村、懂农 业、支 撑引领 乡村 振 兴发 展的人才队伍。
全力支持村民回乡创业,积极引导人才“上山下乡”,按照省统一部署,开展2019年粤东西北地区基层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人才专项招聘,共招聘 22名基层医疗人员,协助区卫健局完成农村订单定向卫生人才定向培养计划,2020年共签订27名定向医学生;大力培育“粤菜师傅·肇庆名厨”,开展相关工种的技能培训并落实技能补贴发放工作,2020年开办技能培训班 6期,共培训约400人,鉴定合格304 人;推广就业见习基地项目,在原有 7家 就业见习基地的基础上,新增9 家企业为区级就业见习基地。
以文明乡风建设带动文化振兴
高要区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载体,培育守望相助、邻里相帮的文明乡风,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精神动力。统筹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场所、体育服务场所建设,全区279个行政村、73个社区已实现公共体育场地全覆盖。完善制定了一大批新时代村规民约,全区所有行政村已全部制定了村规民约。
同时,该区传承的乡村优秀文化与乡村优美环境结合起来,成为珍贵的乡村旅游资源。打造以回龙镇黎槎、澄湖、槎塘、赤水塘为核心组团的古村落休闲旅游,挖掘整合河台镇、乐城镇、水南镇三镇的产业、人文、自然生态等资源,连片打造“河乐水乡村旅游示范区”,以乡村旅游为抓手,推进乡村振兴。
以人居环境整治带动生态振兴
“以前,村口池 塘 边 有4 个 厕 所,厕 所 直 接排水进池塘,搞得池塘臭哄哄。现在把旧厕所拆了,新建了1个旅游 公厕。厕所变漂 亮了,池 塘 干净了,村民个个叫好。”日前,赤坎村 池塘边村民高兴地说。
近年来,高要区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村“三大”革命,新一 轮 水质净化设 施建 设 PPP项目稳步推进;全区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达到99%,村庄保洁覆盖面达到100%。此外,该区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完成更新造林 2.3012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 60.99%;全区备案的畜禽规模养殖场共689家。与此同时,全区农村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领域也有长足进步。乡镇(街道)通行政村公路已100%达到安全通客车条件,农村公路列养率已达到100%。行政村所在村已基本实现集中供水覆盖,完成管网铺设225.2km, 106条自然村受益。全区实现光端口和4G无线全覆盖。
以加强基层党建带动组织振兴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高要区全面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乡村振兴的战斗堡垒作用。深入实施基层党组织“头雁”工程,逐年加大乡村振兴和三农工作在综合考评考核项目中所占的权重,完成了20个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整顿工作。
持续扎实开展基层正风反腐三年行动线索大排查。同时,建立健全基层司法调解等纠纷调处机制,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培育发展基层调解组织和第三方调解平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