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肇庆市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示范引领 逐步推广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这是我市垃圾分类工作的一个缩影。自3月12日全市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召开以来,我市通过广泛开展宣传教育,逐步推进垃圾分类示范点,市民垃圾分类意识得到提升。结合创文要求,今年我市将着力实现城市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端州区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

西江日报记者 陈明红

“叮咚”,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垃圾投放口自动打开,再将快递纸皮箱扔下去,系统自动将纸皮箱称重并归类分到“纸张回收箱”内,“扔垃圾”所获的积分还可兑换饮料、洗衣液等生活小礼品……近日,记者在端州区星湖观澜小区见到,这套设立于小区门口附近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正在渐渐为小区居民所接受。

像这样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一共在端州城区装了10套,分布于柳园社区、跃龙社区及牌坊广场等公共场所。端州区城管局副局长王小兰介绍,自2019年底投放运营以来,目前注册人数2238人,投放次数超6900人次,收集可回收物总量4601kg。

这是我市垃圾分类工作的一个缩影。自3月12日全市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召开以来,我市通过广泛开展宣传教育,逐步推进垃圾分类示范点,市民垃圾分类意识得到提升。结合创文要求,今年我市将着力实现城市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端州区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

星湖观澜小区所在的星湖社区为端州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之一。记者在该小区看到,除了智能分类回收系统,在垃圾分类收集亭内还有绿色的厨余垃圾桶和黑色的有害垃圾桶,公布栏内还设有垃圾分类红黑榜。“我觉得搞垃圾分类挺好的,以前孩子玩具里的电池,我都不知道往哪里扔,现在扔了垃圾还有积分,还能兑换东西。”市民李女士对记者说。

而在端州区另一个示范点——肇庆市第七小学,记者在学校工具房旁见到,该垃圾分类集中回收点也分设四类垃圾桶。因学校师生主要产生垃圾未废旧纸屑,其他教学楼各楼层则主要设置了“可回收物桶”“其他垃圾桶”。“对于学生来说,垃圾分类的难点主要在于如何区分四类垃圾,”校长麦建华介绍,为此学校利用国旗下讲话、广播、宣传栏等渠道大力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一方面教导学生正确区分各类垃圾,一方面也希望通过学生辐射到家长,以此提高师生家长们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垃圾分类小切口,印证着城市环境的大变化。目前,我市正坚持以试点先行,通过党政机关、公共机构带头示范,带动居民小区连线成片整体推进,积极有序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据了解,我市出台了《肇庆市城市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并牵头在400个市直公共机构中选取4个试点,分别为市委大院、市府大院、市城管局、市行政服务中心,并初步完善设施设置,成效初显。在去年已开展垃圾分类的40多个公共场所的基础上,端州、鼎湖、高要三地也分别各自选取12个试点,包含学校、医疗机构、单位、小区等,进一步规范运作。除了试点单位,非试点的一些宾馆、商场、超市、医院、学校也纷纷自觉开展分类设置。

记者从我市生活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上获悉,结合我市创文要求,今年我市中心城区将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普及、简便、长效”原则,普及全市38类776个创文实地测评点位实施垃圾分类,完善分类设施、开展分类宣传、实现分类投放。

市城管局局长冼以良表示,下一阶段,我市将继续完善现有试点,结合创文工作,以点带面,全面推广垃圾分类试点经验,逐步扩大试点覆盖范围,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同时,我市将重点开展自查自纠,同时督促指导三大中心城区加快建立分类收运体系,理顺和规范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处理路径、台账,力争年底厨余垃圾实行单独收运。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