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春风暖竹乡 花开小康路 广宁:扶贫开对“药方子”攻坚拔掉“穷根子”(3)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2020年是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决胜之年。广宁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市有关决策部署,通过加强组织领导,从制度上筑牢扶贫成果,并以“组合拳”为抓手,全面提升扶贫质量,针对本地情况实施靶向扶贫,让高质量扶贫道路走得更远。

 靶向措施 解决“弱”劳动力就业问题

保就业是“六保”任务之首,也是巩固脱贫成果、提高脱贫质量的关键。记者在广宁县振丰藤业工艺有限公司内看到,几名工作人员正在编织车间指导贫困户编织藤椅。来自厚溪村的贫困户程大婶告诉记者: “编藤椅比破香骨好很多,不用去砍竹,不用出苦力,不用淋雨,又能照顾家庭,可以回家给小孩做饭。而且还能让这些老人家每个月多挣几百块。”

广宁县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藤编扶贫工作坊等扶贫车间,能让“弱”劳动力在家就近解决就业问题。目前,该县已建扶贫车间37个(藤编工作坊34个、LED灯加工车间2个、电子五金加工厂1个),吸纳有劳动力贫困人口就业约150人。其中参加藤编就业工人平均时薪10元,熟手工人月工资可达到6000元。这有效解决贫困户在家有劳动能力却无法外出就业增收的难题,实现靶向施策助力脱贫攻坚。

“这些扶贫车间加工的都是一些小精细的商品,能让一些要兼顾家庭的贫困户利用闲散时间进行生产。特别是藤编椅,商品附加值高,而且有专门培训,能让贫困户解决收入问题的同时也获得一技之长。”该县扶贫办工作人员表示,因为疫情原因,不少贫困户无法外出打工。而通过这样的靶向措施,让贫困户能在家劳动,解决就业问题。

打好政策“组合拳” 全面提升脱贫质量

黎伯是广宁县赤坑镇的一名贫困户,几年前因为一场大病,欠下了不少钱,而家里孩子正在上学,妻子打散工的微薄工资无法承担家庭开支,他们一家因而变成了贫困户。但艰苦的日子随着扶贫工作组的进驻有所改变。工作组告诉黎伯大病医保政策,帮助他申请到了补助,同时还盘活了村里的闲置土地,腾出耕地让他种植百香果。扶贫工作组还为他的妻子找到了县城里的公益岗位,解决就业。 “现在我种地,政府有种植奖补,我妻子打工也有就业奖补,再加上医保政策的补助,现在家里欠的债已经还完。我打算存钱给自己换一个新房子,感觉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黎伯的例子是广宁县通过政策 “组合拳”,提升脱贫质量的一个缩影。为了全方位提升贫困户的脱贫质量,广宁县通过多项政策,多途径提升扶贫户的收入。

在就业方面,广宁县制定印发《广宁县关于就业脱贫奖补资助资金的使用管理实施方案》,凡是就业1个月及以上的贫困户劳动力,均可按季度申请每人每月100元就业奖补资金(残疾人务工每人每月200元),惠及广宁县约5300名务工贫困户,提高贫困户通过自身劳动脱贫的积极性。安排县“广东扶贫济困日” 活动筹集资金338万元,整合人居环境整治涉农资金317万元,用于352个托底安置农村保洁员公益岗位,使352个贫困家庭获得月工资不低于1550元的稳定就业岗位,实现稳定脱贫。

在种植上,对广宁县自主参加种植项目、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每户最高发放 3000元的奖补金,配合推动该县“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工作开展。同时,针对不少因病致贫的情况,广宁县制定相关方案,使用县“630”资金为该县约980名患有重大疾病、慢性疾病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医疗机构就医(包括住院、门诊)或到零售药店购药、个人自付费用年累计超过 1000元(含1000元)的,给予自付费用的 80%补助,进一步减轻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因重大疾病产生高额、长期医疗自付费用的负担,更好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

强化扶贫力度 多形式多领域开展扶贫活动

6月2 2日,广宁开展了消费扶贫专场活动,42家扶贫基地的人员进场摆摊,各种农副产品琳琅满目,吸引了不少人选购。为了打通产业扶贫“最后一公里”,广宁县深入开展消费扶贫行动,通过搭建销售平台,推动扶贫农产品进市场、进商超、进社区、进食堂。同时,还制定出台《广宁县深入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实施试行方案》,强化贫困户农产品线上、线下产销对接,与各类市场主体、大型商超、电商平台等精准对接,全面拓宽销售渠道,建立健全稳定供销机制,切实防止农产品积 压,打造扶贫农产品销售全链条。截至目前,完成销售扶贫农副产品 413万元,其中,广宁县供销社网上微店竹乡供销商城已销售肉鸡、蜂蜜、大芥菜、番薯干等扶贫农副产品 8.07万元。

除了深入推进消费扶贫,广宁县还强化金融扶贫力度,率先与农业银行、农商行、邮储银行3家金融机构签订扶贫小额贴息贷款业务,累计投入风险补偿担保金250万元,可放款额度2500万元。截至目前,该县已累计放贷929户共2124.6 万元,累计贴息44.56万元。

“刚和扶贫工作组说自己想多开一亩鱼塘,参与到村里的塘鲺鱼养殖项目,工作组便马上拿来了贴息贷款的资料给我,还帮忙递交材料。”广宁县排沙镇的贫困户冯叔告诉记者,在扶贫工作组的帮忙下,他申请到了1万元的贷款,打算用于新的养殖项目。广宁县扶贫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脱贫攻坚是今年的重点工作。

广宁县发动多个领域共同参与到扶贫工作中,助力提升扶贫质量。下一步,广宁县将加大帮扶力度,完善返贫监测制度和扶贫资产管理方案,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效。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