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辰玫瑰园昔日黄土荒山今成网红点。 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摄
五月盛夏,怀岭大地郁郁葱葱,各乡镇处处透露着生机。
标准化的柏油公路通到门前、自来水管道修到家里、扶贫产业成为富民强村的新引擎……截至目前,怀集县已经实现了全县脱贫,摘穷帽、奔富路的喜人景象,正在怀集县铺展开来。
怀集县共有301个行政村,其中省定贫困村41个。2019 年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386户32044人。作为肇庆市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怀集县始终绷紧弦加把劲,切实下足 “绣花功夫”,强力推动全县土地、资产、产业要素活起来,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历史“赶考”中,书写脱贫攻坚优异答卷。
据悉,自2016年以来,怀集县累计收到各级扶贫专项资金4.57 亿元,累计使用4.55亿元,累计带动有劳动能力贫困户27686户次112522人次增收。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截至2020年6月,怀集县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标准,41个贫困村全部达到脱贫标准。
西江日报记者 刘浩辉 特约记者 徐维宁 通讯员 苏泳生 梁家钊
土地流转让农民“坐地生金”
6月,烈日炎炎,冷坑镇双甘蔬菜基地,田间一派忙碌,众多村民忙着采摘蔬菜。双甘村民李阿姨利索地将一袋袋刚采摘的新鲜瓜菜分类、打好包装,“今年50多岁了,以前一到农忙就犯愁,儿子忙着家中的个体企业,家里就我一个劳力,8亩田忙不过来。现在好了,田都租给了农企老板,自己有时候就过来打打短工。”
位于冷坑镇的双甘蔬菜基地是肇庆全发农业有限公司在怀集建立的三大蔬菜基地之一,现有水田面积7.8万亩,蔬菜种植面积4.2万亩,总投资达2亿元,将建成5000亩大型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全县20多万亩蔬菜质量提升。
给蔬菜瓜果浇水、帮着基地清除杂草……自3年前全村土地流转后,在地里忙完一天就能领工资,这让做了大半辈子农民的李阿姨有些始料未及。
同李阿姨一样,村里的稻田已经很少见到“田主人”的身影。许多“田主人”把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出去,代替他们在田间忙碌的是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
在蔬菜基地的带动下,双甘村及周边不少村落的农户纷纷以土地入股形式种植蔬菜,有效增加了收入。此外,不少农户还被聘请到基地上班,赚取工资补贴家用,实现家门口就业。“土地流转后,很多村民既有地租收入,又能到基地打工,收入比过去好多了。通过农业产业带动,这几年村民们生活渐渐富裕起来,大家纷纷拆掉瓦房,建起了结实的水泥房。”怀集县扶贫办相关负责人梁家钊说。
土地流转,活了土地、富了村民。据了解,近年来,怀集县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全力盘活42万亩耕地资源,将许多原本荒芜的塘堰、洼田变为“聚宝盆”,大力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打造规模化农业产业,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此外,怀集县还积极探索“确地赋权”登记制,鼓励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村内流转。全县通过拆旧赋权登记共拆除危旧房屋34085间、废弃牛栏猪舍19794间,共整合土地132.5万平方米。
积极实施拆旧复垦。截至目前,全县已形成指标项目24个,面积403亩,其中2018年全县验收农村拆旧复垦项目9个共约283.4亩,已通过广东省复垦指标网上交易平台完成交易,怀集县获得收益共1.47多亿元,2019年全县验收农村拆旧复垦项目15个共约120亩,已向广东省复垦指标网上交易平台提交交易申请,预计收益0.59亿元。
三产融合让玫瑰花开富贵
位于幸福街道前途村旁的华辰玫瑰园,山坡上种满玫瑰、金樱子、金花葵等花卉作物,工人们正在山坡上培土施工,已经栽种起来的可食用玫瑰花娇艳欲滴,点缀着片片山头。
华辰玫瑰园,是我市颇受欢迎的“网红打卡点”。2019年春节,华辰玫瑰园举行新春大型菊花展览会,各色玫瑰与菊花交相辉映,美不胜收。期间十万市民游客到此“打卡”参观,门票收入达100万元。“曾经的黄土荒山,满是杂草,如今成为了‘网红点’。” 华辰玫瑰园行政负责人钱发荣感概说道。
据介绍,这个规模三千多亩的种植基地是怀集目前重点打造的玫瑰产业一体化项目的前期工程,而整个项目则囊括了玫瑰及特色农作物的种植、功能性健康产品的生产销售以及休闲度假等一体化产业。
通过土地流转,如今玫瑰基地面积已达3000亩,种植面积约1220亩,种植玫瑰、金樱子和金花葵等花卉12万株,采集花果约15万斤。“我们是第一、二、三产业闭环发展的一体化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完整项目建成后,预计主导产业年产值可达10亿元。” 钱发荣坦言,未来还准备与合作社及农户合作,新增一万亩的玫瑰种植基地,到时候将有更多的农户通过项目受益。
“如今玫瑰种植基地固定职工约100 人,临时职工每天需求约100人,用工皆为镇政府和村委提供的幸福街道扶贫对象。” 梁家钊告诉记者,华辰玫瑰园承接了幸福街道、蓝钟镇、连麦镇共计1200多万元的产业扶贫资金,三个镇349户贫困户1371人平均每个贫困户每年增加固定收益900元,流转土地2070亩,吸纳贫困户11人,促进贫困户稳步脱贫。
由“一产”到“三产”兴旺,近年来怀集县结合本地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积极探索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新路子,把脱贫攻坚巧妙融于产业发展中,助推当地乡村振兴事业迈上新台阶,华辰玫瑰就是一个缩影。
目前,华辰玫瑰园项目已初步建成集特色农业种植、乡村旅游、休闲观光、康养度假、文化创意体验及产品深加工于一体的三产融合绿色低碳环保项目,预计项目总体建成后种植业、深加工、旅游业可创造就业岗位3500个,特色小镇集聚高新企业可达8家,吸引创业创新人才600 人。同时,辐射带动周边大排档、洗车档、士多店每年增收共130万元,带动当地劳动力就业及人才创新增收。
创新扶贫打造“不走的帮扶队”
走进广佛肇经济合作区B区,一栋栋通用厂房拔地而起;走进企业生产车间,一条条生产线飞速运转。其中,怀集县与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共同建设的扶贫项目——约13万平方米(包括孵化器厂房)通用标准厂房已全部建成出租,出租率100%。
记者在现场看到,崭新的通用厂房采用统一的建筑风格,每栋3层半高。如今,肇庆画彩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已率先“拎包入住”并投产,预计每年可为当地带来工业产值超2亿元,税收超2000万元,带动就业约1000 人,其中包括贫困户就业40多人次。
据介绍,怀集县通过入股标准厂房形式,推动脱贫攻坚,建设3.3万平方米通用厂房。其中,中山火炬开发区帮扶的中洲镇和冷坑镇8条相对贫困村将以资金入股方式入股该项目。项目建成后,由中山市火炬开发区管委会直接招商引资引入企业或委托怀集工业园区管理局管理和招商,将各村入股的扶贫资金按每年10%的分红返拨给贫困村。
中山驻怀工作组坚持以“工业产业引领、农业产业支撑、消费促进帮扶”为抓手,积极推进帮扶工作并取得阶段性成效。中山帮扶怀集县的29个村累计到账资金13945万元,帮扶的贫困户1583户5144人全部达到脱贫退出标准。
“这是脱贫攻坚、招商引资、园区开发的三赢之举。”广佛肇经济合作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纪业坚介绍,项目建成后,一方面通过火炬区招商引资出租、产业转移、引入企业合作经营等方式实现盈利。二是创造就业岗位鼓励有劳动能力的人员到产业园区就业,促进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激发贫困对象就业的主动性,带动贫困对象就业增收脱贫;三是可筑巢引凤吸引更多优质工业项目落户怀集县,增加怀集税收、促进合作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推动怀集县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目前,园区项目招商与建设并举,招商势头一片大好。
据火炬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该扶贫项目为投资厂房产生固定收益模式,分三期建设,将把由该区负责帮扶怀集县中洲镇和冷坑镇合计8条扶贫村的扶贫专项资金,统筹投资厂房和商住园区建设,固定收益高达18%,能有效推进贫困户稳定增收。
稳定增收是推进可持续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体现。怀集积极探索推进资产收益的扶贫模式,引导贫困村、贫困户把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各帮扶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帮扶资金投入商铺、厂房、市场、水电、光伏发电等63个资产收益项目,投入金额已达到2亿元以上。此举将持续产生扶贫效益,确保贫困村和贫困户稳定长效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