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骄阳似火,德庆工业园区的企业忙于安装设备。几乎每一天都有一批新客商来考察,他们十分满意规整的环境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有的立即拍板投资,有的则算起了各项成本。显然易见,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这片土地将更忙碌。
按照部署,德庆今年以风机、南药和装配式建筑产业为主进行产业链招商,加快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德庆县派出一支30人的招商队伍常驻深圳,并由县委常委、县委统战部部长蔡雪丽担任组长。自3月中旬至6月中旬,招商工作组前往深圳、广州、佛山、东莞、珠海、中山等地,带回签约项目15个,其中,风机整机生产项目共8个,另有若干配套项目。
风机产业之所以成为德庆招商率先突破的方向,是因为德庆抓住了行业多年以来的需求“痛点”——集聚发展。有在谈企业表示,广东的风机制造行业一直表现突出,近年需求迅猛增长,但是布局比较分散,行业间的信息成本、配套成本均较高,行业一直希望有一个地方可以集中发展,通过规模降低成本。德庆正好抓住了这一时机。众所周知,德通风机是华南民用风机的龙头,过去三十年,德通为广东地区的风机产业培养了众多人才,德庆还有一批上下游配套供应商,加上环境好,生活方便,交通条件持续改善,地价、人工等成本要素相比一线城市低廉。当收到德庆的橄榄枝,众多企业跃跃欲试。招商工作组一方面介绍德庆的基本情况,另一方面重点介绍德庆发展风机产业链的规划,包括成立风机产业协会,配套支持政策等优惠措施,“目的就是让企业感受到德庆发展风机产业的决心和长远性。”蔡雪丽表示。
时机好,态度好,条件性价比突出,德庆的招商工作进展顺利。今年4月,佛山、广州等核心城市6家风机企业组团到德庆考察投资环境,其中5家企业当场决定落户德庆抱团发展。5月,前来考察投资环境的企业更多更密了,德庆在一天之内最高峰接待了8批次考察团。终端用户的集中让灵敏的配套商嗅到了机会,今年以来已有多家风机配套企业随之落户,其中就有一家年销售额只有4000万元的电机制造企业。“既要招大引强,也要注重产业‘补链’。”蔡雪丽认为招商不应单纯看规模,而是看一个项目在产业链的位置,该项目是一个“补链”项目,能够满足终端项目的需求,因此德庆也是十分欢迎的。
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持之不懈的努力。蔡雪丽表示,德庆驻深工作组分成了5个组,每个组负责不同区域,每天至少拜访10家企业,在深圳“几乎无孔不入”。德庆招商工作组诚恳勤奋的态度打动了企业家,信息一个传一个,德庆招商工作组的“朋友圈”扩大得很快,有时候工作组邀请一个项目到德庆考察,结果来了一群。企业家对投资有细微的考察角度,曾经有深圳企业家观看德庆的宣传推介片后,感叹“一个县城比我老家的一个城市管理得还要好”,认为当地政府有作为,他本人未有投资计划,但是立即为德庆招商工作组引荐了另一家企业。这是蔡雪丽收获的宝贵经验,她表示,企业考察基础设施不是因为在意城市光鲜的外表,而是从中感受当地政府是不是有作为,社会治安是不是比较好,“他们认为软环境好的地方,投资才有保障”。
招商并非每一次都有收获,因为频繁走动,对工作人员的体力挑战也很大,但蔡雪丽和同事们仍然充满了干劲。到深圳几个月,很多年轻的干部都被这片热土的创业热情感染,最重要的是和产业、企业家的近距离接触,刷新了山区干部对产业的理解,“原来最先进的产业是这样的,企业家是这样利用技术突破制约的”,蔡雪丽认为这些经验特别珍贵,“市领导说到深圳一为招商,二为学习,我觉得此行收获良多。”
西江日报记者 陈洁 特约记者 张水木 通讯员 李均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