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文化传播公司兼职摄像师邓梓豪 扎根本土勇追影视梦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影视创作是我的副业,希望有一天能够成为主业。”端州人邓梓豪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职业影视人。“梦想是一种信仰,努力前行,才能触及。”

在拍摄中的邓梓豪。 西江日报记者 吴威豪 摄

在拍摄中的邓梓豪。 西江日报记者 吴威豪 摄

西江日报记者 吴威豪

“影视创作是我的副业,希望有一天能够成为主业。”端州人邓梓豪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职业影视人。“梦想是一种信仰,努力前行,才能触及。”6年来,他利用业余时间,努力挖掘身边题材,创作了十多部影视作品,部分作品至今仍在我市众多网络终端平台传播,不少观众称赞连连。

邓梓豪今年27岁,大学毕业至今一直在广铁集团三茂铁路肇庆车务段工作。他的影视梦在 高中时就开始萌发。那时候,他喜欢玩极限小轮车运动,当时玩的人不多,他就通过手机拍摄放到QQ空间、微博、博客等平台,以吸引更多人加入。随着国家进步,科技发展,邓梓豪入读大 学时已经可以用手机拍视频了,于是他尝试拍小视频上传到网络平台。当时视频点击率很高,他在圈子里“火”了一阵子。

2014年,邓梓豪认识了一间影视公司的负责人潘学聪,两人一拍即合,前者写文案,后者提供器材,创作了一部以极限小轮车为主题的7分钟微电影《画圈》。“这是我的处女作。视频融入肇庆绿道,传播骑行文化,当时 微博上有3000多点击率。”邓梓豪告诉记者,从此以后,他兼职加入潘学聪的影视公司,策划、制作了多部公益影视作品,走上了影视创作道路。

2014年年底 ,邓梓豪为市文明办副主任赵图强创作的歌曲《踏着梦想向前行》录制了一支MV;2016年,策划录制《肇看人生》栏目,报道本地成功人士人生经验,传播正能量;2017年,策划录制《碌碌有为》栏目,讲述奋斗青年的故事,如街舞热爱者、汽车改装师傅、本地乐队等,结合肇庆人文景观,记录隐藏在闹市中奋发向上的年轻人故事,倡导努力上进的精神。2017年5月,邓梓豪还与拍档赵根志创作了两部《尊重斑马线礼让生命线》公益宣传片,其中一部至今仍在公园广场、公交车、酒楼饭馆等 LED终端屏幕上播放。

走上影视路,邓梓豪的家人开始是反对的,担心他不务正业,可当看到他的作品在广泛传播时,就逐步改变了原有看法,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业余爱好,能为宣传肇庆正能量做贡献。

对邓梓豪来说,虽然他是半路“出道”,但这是他的梦想,已把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影视创作上,甚至不惜钱财购买录像器材、培训课程,希望学得更多、走得更远。

在邓梓豪看来,改变一个人未来的是他如何利用业余时间。他将持续奋斗,用心记录城市文化,提升影视创作能力,不断朝着梦想前行。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