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之畔,体操健儿如鸿鹄展翅;肇庆新区,运动之火正燎原。
在肇庆新区体育中心,随着最后一组动作定格、最后一个奖项揭晓,十五运会体操成年组比赛落下帷幕,但运动精神始终在每一位运动员、教练员、观众的心中激荡。在为期8天的角逐中,奥运冠军邹敬园、刘洋,世界冠军肖若腾、张博恒等203名选手悉数登场。他们的拼搏不仅展现竞技体育的魅力,还用坚韧不拔的体育精神深深触动了这城市。
从全运会体操健儿的矫健身姿,到“鼎超”联赛的奔跑身影,从一流的场馆设施,到“体育+”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如今,鼎湖区、肇庆新区正以体育为纽带,努力构建“高端赛事引领,特色赛事支撑,基层赛事筑底”的三级赛事体系,书写着文旅体深度融合的新篇章。
赛事能级持续跃升 淬炼城市运动品格
聚光灯下,体操选手在鞍马上轻盈旋转,稳稳落地时扬起双臂——在肇庆新区体育中心,这场国家级赛事为人们留下一个个高光时刻。
赛场上,名将们的风采依旧:“双杠王”邹敬园用一套几乎无懈可击的动作拿下男子鞍马吊环双杠全能金牌;全能战将肖若腾凭借出色发挥斩获男子个人全能金牌;广东队的柯沁沁技压群芳,在本届全运会为广东斩获五枚金牌。
体操与鼎湖区、肇庆新区相遇,碰撞出的火花照亮赛场内外。120人的专业保障团队、200盏灭蚊灯、143张专用医疗床位随时候命。现场还配备了UPS备用电源与应急发电车,并配置直播专线、计时计分系统等专业设备。赛场内外,每个角落、每个细节都被24小时悉心守护。
根据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赛事安排,足球女子18岁以下组、群众比赛毽球项目、体操青年组、体操成年组、残特奥会铁人三项等五项赛事在鼎湖区、肇庆新区举办。接下来,残特奥会铁人三项将在两区上演。
在“最高标准、最严要求”下,两区前期投入1700万元,对赛事场馆进行焕新升级——墙面翻新、裸土复绿、设备检修,让场馆焕发新生。其中,肇庆新区体育中心3片足球场全部翻新为国际标准兰引3号草,2、3号场地灯光满足夜间比赛需求,信息化系统和功能用房也全面优化,确保符合国家级赛事标准。
硬件是办好赛事的底气。近年来,两区承接的高规格赛事不胜枚举。2018年,肇庆新区体育中心作为广东省运会主会场亮相;2025年,经过升级改造的场馆以“砚生水墨”的设计理念,接连承办了十五运会足球女子18岁以下组、体操等重要赛事。
赛事保障更显两区城市文明底色。260余名“小海豚”志愿者以专业的服务和真诚的微笑,成为肇庆城市文明的最佳代言;全程食品溯源、打造无蚊赛区等细节,处处体现着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和人文关怀。两区还形成了“政府指导—资源挖掘—赛事引进—政企共办”的良性循环机制,为赛事顺利举办做好保障。
全民健身热潮涌动 本土赛事凝聚家乡情怀
11月8日晚,2025“山水肇庆,活力鼎超”肇庆鼎湖区足球超级联赛在肇庆新区体育中心落下帷幕。决赛中,鼎湖区直职工联队以3:1力克坑口街道队,成功夺冠。
每逢周末,“鼎超”联赛的场边总会响起热烈的加油呐喊。这场持续一个多月的本土赛事,覆盖镇街、高校和企业。从青葱学子到企业职工,从社区干部到乡村青年,人们因足球相聚,在奔跑中加深对家乡的热爱与认同,成为推进“百千万工程”典型突破的重要契机。
高端赛事引领、群众赛事托底,十五运会足球女子18岁以下组、“鼎超”等赛事IP让鼎湖深深镌刻下足球印记。与此同时,限高篮球赛、鼎湖山100越野赛、鼎湖百公里骑行嘉年华等特色赛事贯穿全年,构建起多层次的赛事体系。这些扎根乡土的赛事活动,不仅强健了市民体魄,更在潜移默化中培育着规则意识、团队精神和拼搏品格,为城市文明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除了各项赛事,在鼎湖区、肇庆新区,体育基因早已深入社区乡村。两区拥有鼎湖中学等8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逸夫小学等4所广东省校园足球推广学校,绿茵梦想在校园生根发芽。两区还建成肇庆新区体育中心、鼎湖区体育公园、鼎湖区运动公园等大型公共体育设施3个,镇街文体广场7个,社区体育公园24个,健身点、晨晚练点36个,全区83个村(居)实现体育设施全覆盖,“10分钟健身圈”正从蓝图变为现实,为市民在家门口参与体育锻炼提供了便利。
体育赋能多元业态 激活城市发展动能
十五运会期间,北京U18女足运动员在比赛间隙来到鼎湖山景区,体验火遍全网的问鼎祈福。游玩过后,有队员不禁感慨:“这里风景好、人文好,不仅适合比赛,更适合生活。”
以赛事为契机,鼎湖区、肇庆新区积极拓展“体育+”模式,让运动成为串联产业、激活消费、塑造品牌的重要纽带。
在鼎湖,“体育+旅游”成效显著,“跟着赛事游鼎湖”渐成潮流。大型赛事期间,两区酒店民宿频现“一房难求”,鼎湖山、砚阳湖等景区热度持续攀升,游客从“因赛而来”变为“为景而留”,西江河鲜、客家美食等特色餐饮消费随之升温。2025年1-10月,全区接待游客人数141.6万人,同比上升8.5%,旅游收入16.3亿元,同比上升27.3%,赛事“流量”正稳步转化为文旅“留量”。
在鼎湖,“体育+文化”同样精彩。各项赛事举办期间,非遗集市同步亮相,23项非遗项目在竞技热潮中焕发新生,文化传承与体育精神相得益彰。该区“体育+民宿”事业同样蓬勃发展,成功引进蒲营、香得利、木棉庄园等7个精品项目,打造“民宿集群+特色景区”融合发展矩阵,进一步带动乡村振兴的产业链条。
从一场比赛到一次旅行,从一个看点到一个卖点,鼎湖区与肇庆新区正以体育为媒,串联资源、激活业态,在融合发展中不断积蓄城市发展动能。
高瞻远瞩绘就蓝图 建设大湾区运动之城
国家战略引领,体育强音回响。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统筹推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本届全运会开幕式,更彰显出中央对体育事业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高度重视与深远谋划。
如今,两区正以足球为支点,构建起“高端—特色—基层”三级赛事体系:既积极承接中超、省超等高规格赛事,又精心培育“鼎超”等本土品牌。两区更通过校园足球筑牢人才根基,让“人文之城、山水之城、活力之城”的城市形象愈发鲜明。
两区还积极融入大湾区体育格局,通过承办十五运会积累经验,提升区域体育协同能级。未来,两区将继续整合文旅资源,推行A级景区联票模式,打造“一程多站”精品线路,并争取承办更多国家级、省级赛事,持续擦亮粤港澳大湾区运动之城品牌。
从全运赛场到社区球场,体育已融入鼎湖的肌理与呼吸。当活力融入日常,当梦想照进现实,西江之畔,一座运动之城正奔向更开阔的未来。
策划:谢政 马喜生 刘哲 刘小洪
统筹:崔欣 黄锐庆 胡馨文 岑永龙
文字记者:陈明红 通讯员 刘瑞全
设计:罗雯仪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