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四会市下茆镇探索“新能源+现代农业”融合发展之路 光伏塘下养出小龙虾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记者 杨丽娟

秋日的阳光洒在四会市下茆镇龙湾片区的光伏鱼塘上,连片的蓝色光伏板在微风中泛着光泽,板下的水面偶尔有小龙虾浮出,激起一圈圈涟漪。

下茆镇光伏鱼塘下养殖小龙虾。     受访单位供图

“以前这片光伏塘只用来发电,水里没有养殖,看着怪可惜的。”养殖场负责人常飞蹲在塘边介绍,“上光下渔”的立体农业模式,在我国部分省份早已起步,湖北、湖南等地的光伏鱼塘养殖小龙虾技术相对成熟,但气候条件却存在明显的短板。

“湖北、湖南冬季平均气温经常低于5℃,小龙虾会进入冬眠状态,生长停滞,11月到次年2月几乎没有产量。而广东的冬季平均气温能保持在10℃以上,刚好能满足小龙虾的生长需求。”常飞算了一笔账,中部地区小龙虾集中上市期在5至9月,市场竞争激烈,收购价每斤往往只有20至30元;而广东冬季错峰上市的小龙虾,收购价能达每斤40至60元,经济效益可观。

作为下茆镇“上光下渔”模式的首个规模化试点,常飞在养殖场投放了近2万斤种虾,它们均经过严格筛选,来自优质种苗基地,体长达6至8厘米,雌雄比例控制在3:1,确保繁殖效率。

“目前,项目还处于探索优化阶段。我们规划了200亩试验田,同步测试两种养殖模式。”常飞指着不同区域的鱼塘介绍,第一种是“自繁自养”模式,投放种虾后,通过调控水质、控制水温,让小龙虾在自然环境中交配、产卵、孵化,全程不投放外来虾苗。这样既能保证种群的适应性,又能降低种苗运输风险。第二种是“工厂化育苗+短期养殖”模式,将工厂培育的3至4厘米幼虾投放到专用塘口,通过精准投喂高蛋白饲料,定期监测水质,缩短养殖周期,“这些幼虾经过3个月的科学养殖,体重能有一两以上,达到商品虾标准后直接上市,周转速度更快。”

为让该试点项目稳步推进,下茆镇政府亦提前介入,打出了一套“保姆式”服务组合拳。如该镇主动对接省农科所,邀请水产养殖专家团队到养殖场实地调研,针对光伏鱼塘的特殊环境制定专属养殖方案,为鱼塘水质调控、病害防治、饲料配比等提供科学指导,让养殖户吃下“定心丸”。

据了解,目前,下茆镇共有约8000亩光伏鱼塘资源。此次小龙虾养殖项目的落地,是下茆镇“上光下渔”模式的生动实践,探索出了一条“新能源+现代农业”的融合发展之路。随着后续更多虾苗投塘,“下茆小龙虾”有望从单一养殖项目,成长为带动群众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名片,让光伏板下的鱼塘真正长出“致富希望”。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