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永新
“那边的家园更广阔,可以展翅高飞。小鹳鹳,再见啦!”近日,在肇庆市濒危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下称市救护中心)里,工作人员轻轻抚摸着一只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东方白鹳,眼中满是不舍。这只平日里安静的大鸟似乎有所察觉,突然引颈发出“噢噢”两声鸣叫,像是在回应,让在场人员惊喜不已。

两年前,刚被送到肇庆市濒危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东方白鹳。

即将被送到广东省野生动物监测救护中心的东方白鹳。
随后,工作人员用帆布将装着东方白鹳的笼子包裹起来,小心翼翼地搬上专车,将它护送至新家——广东省野生动物监测救护中心。这只“国宝”的重生背后,是市救护中心全体人员近两年的汗水与心血。
泥潭中救出稀客
时间回溯至2023年12月。高要区金利镇的一名村民在一口抽干水的鱼塘里,发现了一只陷入泥浆中无法脱困的大鸟。村民见到大鸟长相不凡,估计是保护级野生动物,于是立即报警。高要区自然资源部门工作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将大鸟小心救上岸,并紧急送到市救护中心救治。
“刚见到它时,我们都惊呆了,很快确认这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市救护中心负责人苏柳献回忆道。
据介绍,东方白鹳属于冬候鸟,通常栖息在沼泽、湖泊等湿地环境,以鱼类、蛙类为食,夏季主要分布在东北、内蒙古等地,冬季则迁徙至华东、华南地区。苏柳献说:“肇庆此前从未记录过该物种的出现。这次能发现它,恰恰说明近年来肇庆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吸引了更多野生动物前来栖息。”
日夜救治守护
然而,眼前的东方白鹳状况让工作人员揪心:双脚无法站立,翅膀有明显擦伤,身体极度虚弱,若不及时救治,随时可能面临死亡。
市救护中心立即启动专业救护预案。技术人员先仔细清洗东方白鹳身上的污泥,用专用药水为其翅膀伤口消毒,随后喂服消炎药物。考虑到东方白鹳的食性,工作人员辗转寻找新鲜小鱼,轻轻塞进它的嘴里,辅助其下咽,希望它尽快补充体力。
“头几天,我们根本不敢怠慢,大家轮班值守,不分日夜地照顾它,就像对待自己生病的孩子一样。”技术人员黄勤笑着说。经过连续多日的精心照料,东方白鹳的精神状态明显好转,不仅能自行站立,还主动进食。
“我们悬着的心才算放下。”苏柳献解释,根据以往经验,不少生病或受伤的野生动物在救治期间,会因环境变化等因素抗拒进食,导致营养不足,免疫力下降,大大降低了成活率。
康复后日食鲜鱼2斤
经过半个月的精心治疗和养护,东方白鹳的体能和状态持续恢复,不仅能悠闲踱步,还时常拍打双翅,仿佛在练习飞翔,重现昔日风采。“见到这一切,再辛苦也值了。”工作人员难掩欣喜。
同时,市救护中心密切关注着东方白鹳野生种群在肇庆及周边区域的活动情况。“只要发现它的种群,我们就会立刻把它送过去,让它回归家族。”苏柳献表示,但东方白鹳野生种群的踪迹可遇不可求。在没有找到种群之前,这只东方白鹳暂时不具备单独放归野外的条件,只能继续留在市救护中心。
记者在市救护中心的笼舍前看到,如今的东方白鹳与刚送来时相比,体型明显大了许多。它有时信步闲庭,有时轻盈地飞到笼舍内的竹竿上,体态优雅。“它胃口可不小,从入园到现在,已经吃掉超千斤鲜鱼。”工作人员的话语中,满是对这只“国宝”的疼爱。
近期,因市救护中心笼舍需进行全面改造升级,为避免施工影响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经多方综合评估并协调后,市救护中心决定将包括这只东方白鹳在内的部分野生动物,移交至广东省野生动物监测救护中心等单位,让它们在更舒适的环境中生活。这便有了文章开头那温情的一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