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苑卉 通讯员 谭庆娟
北岭含章,西江溢彩。11月8日,广东肇庆中学举行建校120周年暨高质量发展大会,海内外校友、全体师生以及社会各界贤达汇聚校园,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此次大会,既是对该校双甲子办学征程的崇高致敬,更将时间轴回拨至1573年两广端溪书院创立之际。大家一同追溯450余年来从未间断的教育文脉,见证广东肇庆中学始终与民族同频共振、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辉煌历程,携手为该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擘画崭新蓝图。
校长致辞溯文脉
双甲子初心照未来
“广东肇庆中学百廿校史就是一部与民族同呼吸、与国家共命运的教育史诗。”大会上,广东肇庆中学主要负责人以《深情回望双甲子 芳华与共再出发》为题,发表主旨致辞,将校史置于更为宏阔的文化传承脉络中娓娓道来。
从明清时期的两广端溪书院,到近代转型的肇庆府中学堂,再到今天的广东肇庆中学,该校于不同历史时期,始终以文脉传承回应时代使命。它让传统教育的深厚底蕴与现代办学理念深度交融,铸就了独具特色的育人风格。首届全国文明校园、首批省基础教育优质集团……一项项荣誉,见证了该校立德树人的生动实践。
面向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需求,广东肇庆中学亮出“既要当下学习进步的‘金山银山’,更要未来综合发展的‘绿水青山’”的教育价值观,秉持“格物致知,崇善尚美”的校训精神,既注重学生当下成长与长远发展的平衡,又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穿教育始终。
该校负责人表示,全体肇中人将坚守“强学术、厚人文、富情怀,培育有家国情怀、人类关怀的内心有光芒的学生”的办学目标,从坚守育人初心、服务发展大局、深化改革创新、强化文化引领四个方向发力,全力续写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文化展演凝气韵
光影歌弦传递百年薪火
当天的大会以艺术之笔,将广东肇庆中学厚重的校史幻化为一场可感可触、韵味悠长的文化盛宴。
大会上,由该校师生、校友自编自导自演的原创影片《端溪史诗 薪火山河》迎来首映。影片以“家国情怀”与“师者传承”为双主线,用细腻的镜头回溯肇中历代教育工作者扎根讲台、坚守育人初心的动人历程,生动重现无数肇中学子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壮美场景,让现场观众仿若身临其境,深切感受肇中校史的深沉厚重与学校发展的璀璨荣光。
当银幕上复刻出端溪书院的飞檐黛瓦、明伦堂内的琅琅书声时,全场瞬间响起细碎的赞叹与共鸣。一位头发花白的校友眼眶泛红,动情说道:“影片里的书院石板路,和我几十年前入学时看到的一模一样。当年老师‘读书报国’的叮嘱,至今仍清晰地印在我脑海里。”
光影悄然流转,悠扬旋律如潺潺溪流般缓缓淌出,肇中校友会之歌《悠悠寸草心》同步首发。这首佳作由1983届校友黄健、1991届校友陈淑玲作词,2014届校友李靖君作曲,多位不同年代的校友代表携手演唱。“归来说肇中,笑语话青葱”,真挚的歌词精准勾勒出校友对母校的深深思念与眷恋,每一句旋律都满溢着全球肇中人对母校的赤子深情,将现场氛围推向了最高潮。
校友聚力话发展
同心筑梦注新能
大会期间,该校同步举行校友座谈会,凝聚各方力量、共商发展大计。近四十位来自不同行业的校友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学校人才培养、品牌影响力提升、特色课程构建等议题各抒己见,言辞间满溢着“反哺母校、服务家乡”的赤诚之心。
其中,远在山东的1981届校友霍敏虽未能亲临现场,却通过视频送上了真挚祝福:“无论走多远、在何处奋斗,母校永远是我的精神故乡,始终为我的人生指引方向。”
2003届校友陆斯云作为“星辰大海奖教奖学金”的设立者,在座谈会上分享了设立初衷:“设立这项奖教奖学金,一方面是想帮助在校学子突破成长困境、减轻追梦路上的负担;更重要的是,期望他们未来学有所成后,能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反哺家乡、回馈社会。”
1985届校友梁锡钧则建议学校成立专门的校友联络处,通过常态化沟通机制打破地域与行业的界限,以“引资源、学经验、促创新”三大路径,吸引校友资源回流母校、反哺家乡;同时,借鉴外地优质教育与城市发展经验,助力肇庆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为肇庆本地重要的人才培养摇篮,广东肇庆中学多年来已构建起覆盖国内外的庞大校友网络。此次大会不仅是一场追溯历史、致敬传统的文化盛宴,更成为凝聚全球校友力量的强大纽带,为学校未来发展与肇庆城市建设协同共进注入新动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