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监测+救治+复壮 端州精细守护古树名木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该株黄花梨扶种是端州区园林中心守护古树名木范例。今年以来,端州区园林中心以提升古树名木生长微环境为核心,系统实施树池修复与树冠优化,完成端州区妇幼保健院古树树池修复,清理前沙街、中心市场等地古树树池杂草及硬底化铺装,恢复透气透水功能。

记者 严炯明 通讯员 张俊添

10月11日上午,记者跟随端州区园林中心工作人员来到文明路,巡查一株之前因台风“桦加沙”导致倒伏的黄花梨。工作人员看到黄花梨树干上长出的新芽,终于放下心来。“长出芽表明树木扶正后,恢复正常生长。”他说。

端州区园林中心工作人员对扶种后的黄花梨进行日常巡查。 西江日报记者 严炯明 摄

端州区园林中心工作人员对扶种后的黄花梨进行日常巡查。 记者 严炯明 摄

9月24日下午,端州区文明路编号为069的黄花梨被台风“桦加沙”吹倒。收到相关信息后,端州区园林中心立刻派出工作人员来到现场,做好现场安全管控。“‘桦加沙’到来前,我们重点对城区古树名木进行修剪与加固,因此出现倒伏情况很少。”区园林中心工作人员说。

当天晚上,园林工人除了修剪枝叶外,还用吊车平稳吊起倒伏的黄花梨,梳理裸露根系并清除附着的碎石杂物后扶种,并向树穴回填种植土夯实,同时采用钢管固定主干。工作人员透露,他们定期对该株黄花梨生长情况进行巡查,定期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扶种后首个月内每周喷施一次生根剂,促进新根萌发。“我们后续根据该株黄花梨恢复和生长情况逐步拆除支撑工具。”工作人员介绍道。

该株黄花梨扶种是端州区园林中心守护古树名木范例。今年以来,端州区园林中心以提升古树名木生长微环境为核心,系统实施树池修复与树冠优化,完成端州区妇幼保健院古树树池修复,清理前沙街、中心市场等地古树树池杂草及硬底化铺装,恢复透气透水功能。

该中心还督促区文化馆、高要学宫完成周边古树树池清理,实现责任全覆盖。同步对披云楼、宝月路、前沙街翘楚幼儿园旁等多处古树开展低枝、小枝与干枝修剪,优化树冠结构,增强通风透光,全面提升古树立地条件和景观效果。

在文明路,记者看到现场黄花梨树上沾着不少白色粉末。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10月10日已对文明路黄花梨进行喷药防虫防蚁。今年以来,围绕古树名木健康管护,区园林中心重点强化白蚁等病虫害综合防控,其中对前沙街、岩前社区、中心市场、森缘食馆、区妇幼保健院、梅庵、高要学宫等关键点位的古树名木多次实施药物防治,并对中心市场、森缘食馆古树进行二次加药以巩固成效,系统构建“监测—施药—补防”一体化病虫害防护体系,有效遏制病虫害对古树健康的威胁。

同时,端州区园林中心将古树名木复壮作为民生重点工作,分步实施抢救性保护措施。今年以来,该中心累计完成10株古树复壮,涵盖龙安路口2株、端州区人民医院旁1株、岩前社区5株和中心市场(近圣里)2株。园林工人通过清除寄生植物、修剪枯枝、填补树洞、更换透气砖、迁改嵌入树体的水表等措施,为古树生长营造良好条件。

端州区园林中心持续强化常态化巡查管护,以技术支撑保障古树名木健康、以服务协同凝聚管护合力,让古树名木成为端城“绿美生态”与“文化传承”的双重名片,为提升城市生态品质、增进民生幸福感注入绿色动能。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