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广宁县返乡创业青年张经纬创办茶品牌 竹乡同甘泡出家乡新茶韵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夏紫怡 通讯员 关家乐

在刚过去的2025年“创青春”广东“百千万工程”兴乡青年创业大赛肇庆市赛决赛暨成果展示会上,获得“青农优品”称号的广宁竹乡同甘茶引起了不少茶友的关注与认可。其开发者是张经纬,目前竹乡同甘茶已拥有100多家经销商,遍布粤港澳大湾区。

张经纬出生在广宁县江屯镇的一个茶叶世家,耳濡目染下,幼时便对茶叶产生了浓厚兴趣。“小时候常常想,为什么一棵小小的茶树,叶子经过采摘和炮制后,竟会产生如此芳香的气味,泡出来的汤色如此清亮饱满,品起来更是解渴生津。”带着对茶叶的浓厚兴趣,成年后,张经纬毅然投身茶界,开启了他的茶叶人生。

2016年,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下,张经纬创办了公司。几年间,企业的年销售量有300多吨,在业界赢得了良好口碑。

“当时,广宁正大力推动竹产业经济发展。每次回乡,看着漫山遍野的竹林和丰富的土特产,我萌生了打造竹茶结合,形成既有广宁特色又符合市场需求的养生茶的想法。”张经纬介绍,广宁的竹叶心是一味良药,有清心润肺等功效。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竹叶心茶口感较为单调,包装不便捷,在迎合大众市场上仍需改进。

2020年至2022年,张经纬在思考中不断钻研,利用自身丰富的茶叶知识,在原有的竹叶心茶基础上加入普洱作茶汤,佐以茉莉、金银花等草本类增香,最后添上甘草、罗汉果等丰富口感,搭配出一款适合“老广”的养生茶——竹乡同甘茶袋泡茶。

新产品、新品牌进入市场,要吸引消费者注意并不容易。“为了推广品牌,我们大面积线下铺货,利用广宁大型活动开展免费试喝,在景点内设立尝鲜摊位,慢慢地回头客增多了,新顾客也闻香而来。”张经纬说。

2022年,张经纬在广宁县古水镇南乡村建立竹乡同甘茶生产基地。这座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茶厂配备了先进的茶饮研发中心。茶厂投产后,预计年产300万包袋泡茶,为周边村民提供30至50个就业岗位,为当地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张经纬还将各镇的特色农业产品与茶作创新结合。例如结合五和庄源的肉桂特色产业园,因地制宜制作出五和肉桂茶;结合赤坑镇的名优产品春砂仁研发出砂仁茶;依托木格镇的大肉山楂产业优势,研发山楂陈皮茶等等。

未来,张经纬计划在广宁建设种植基地,实现茶叶种植和加工一体化,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和产量,带动村民增收,助力广宁乡村振兴。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