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林琳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近日,位于高要区金利镇的肇庆钜晨化工有限公司通过颠覆性实践,展现肇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澎湃活力。该公司通过回收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氢气,将其提纯成高纯氢,成为全市首家实现工业废氢资源化利用的企业。这项技术的突破,不仅破解了氢能产业“制氢高能耗”的痛点,更开辟出清洁能源发展的新路径,成为努力实现“双碳”目标的生动实践。
在钜晨化工生产次氯酸钠的电解车间内,电解盐水设备正有序运转。按照传统工艺,因纯度低,电解产生的氢气被直接排空,每年以千万立方米计的氢气白白流失。
这一情况在今年迎来转机。钜晨化工投入3000多万元引进氢气提纯设备,并通过自主研发的自动化提纯技术,将原本排空的氢气纯度提升至99.999%。
“我们的氢气色谱分析系统会对每批次产品进行指标检测。”钜晨化工副总经理肖运军向记者展示的检测报告显示,提纯后产品中氧、氮等杂质含量均控制在百万分之一级别。据悉,系统试运行一个月以来,该公司生产的高纯氢已通过专业管束车,运输至佛山、肇庆的用氢企业,广泛应用于精密电子、医疗药品、公共运输等多个领域。
在钜晨化工充装区,记者看到,无人操作的机械臂正将充装设备精准对接管束车,工作人员则通过DCS中央控制系统精准监测产品压力、温度等多项参数。据该公司总经理助理杨文海介绍,公司所有机组设备都已联网,实现从取样检测到充装发运的全流程数字化管控,目前正在申报氢能自动化生产线上的相关专利。
“我们计划每年提纯约1400万立方米高纯氢,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4万吨。”肖运军告诉记者,实现技术突破后,公司的“生态账”好看,经济效益同样亮眼,“预计每月可实现产值350万元。我们试生产以来,来自韶关、江门的多家化工企业都过来‘取经’。”
“我们打通了‘技术—安全—商业’的闭环。这种循环经济思维为传统化工企业转型提供了样本。”站在无人操作的充装设备前,肖运军信心十足,“满产后,我们的年产能将达到2800万立方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