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高要区金利镇举办的龙舟赛上,选手们奋力拼搏。记者 严炯明 摄

德庆群众制作的香囊。通讯员 张志强 摄

▲德庆龙母庙内的舞龙表演。通讯员 任美芳 摄

四会市石狗镇带下村村民赛禾艇。通讯员何晓峰 摄

▲广宁群众在包粽子。图源 广宁发布

▲广宁端午习俗中草药浸泡。 图源 广宁发布
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特色饮食为一体的民俗节日。在漫长的历史中,肇庆各地形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间端午习俗。一缕艾香,一枚青粽,一只香囊,一场龙舟赛,这些鲜明符号,构成了肇庆人共同的端午印象。
记者 潘粤华 整理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习俗之一。每逢端午,我市多地均会举办龙舟比赛,其中以高要区金利镇的龙舟比赛最负盛名。金利镇素有“龙舟之乡”的美誉,每年农历五月初一至初五都会举行龙舟赛,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目前,金利龙舟竞渡已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入选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
中草药浸泡
端午时节,高温湿热,蚊虫滋生,容易传播疾病。在广宁,就有着用中草药浸泡身体的端午习俗。人们将菖蒲、艾草、柳叶捆在一起加水煲煮,烧开的水用来洗澡、泡脚。民间流传,这样能驱寒、祛湿热,起到驱蚊止痒、消除病菌的作用。
拜龙母祈福
农历五月初八是德庆悦城“龙母诞”,两个节日相近,因此德庆人过端午节又常常延续到龙母诞期。一个节日连一个节日,节庆味特别浓。假期里,德庆龙母庙里会有舞龙、舞狮等精彩表演,还有龙母祈福斋宴,十分热闹。
吃粽子
吃粽子是端午节重要习俗。端午节前,不少人家会买来粽叶、馅料包粽子,除自家食用外还会赠送亲朋好友。相传,民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在千百年的演变中,这一习俗早已承载了更多的丰富含义。一家大小围坐吃粽子,浓浓粽香中亲情弥漫,温馨满满。
挂艾草菖蒲做香囊
在传统观念中,艾草可以迎福,菖蒲可以辟邪。端午节前,不少肇庆人家在自家门前挂一束新鲜艾草或菖蒲,祈求安康。缝制香囊则是另一祈福习俗。人们将艾草晒干后磨成粉,并选取有吉祥图案的布料缝制成香囊。这些香囊散发着淡淡草药香,不仅能驱蚊辟秽,还能提神。
赛禾艇
每逢端午节,四会市石狗镇带下村的村民都会自发组织开展禾艇比赛。禾艇又叫“龙须仔”,一般舟长9米,杉木制作,可乘坐三人。带下村传统三人禾艇赛有近百年历史,已成为群众喜爱的民间体育竞技活动。每次赛禾艇都会吸引众多村民观看比赛。河上,禾艇选手划动木桨奋力向前,争相竞渡。岸边,观众呐喊助威,响声震天。一艘禾艇,传承端午传统文化,成为了村民们共同的情感纽带。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