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潘粤华 通讯员 樊一帆
匠人精神,是一种对工作的极致追求。在高要区消防救援大队,就有一间秉承工匠精神的人才工作室——王玉稳工匠人才工作室,这是肇庆市首家。面对新时代消防救援“全灾种、大应急”的要求,高要消防努力探索将工匠精神融入消防事业,以研发创新锻造消防“尖刀”。王玉稳工匠人才工作室的成立,正是这一努力的成果体现。
2023年3月,高要区消防救援大队成立王玉稳工匠人才工作室。领衔人王玉稳是一名“老消防”,他熟练掌握着各类消防车辆、器材装备的使用维护知识,为高要消防救援工作提供着重要的技术保障。
王玉稳介绍,工作室是一个集装备研发、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采取各小组提课题思路、领衔人调配资源力量、骨干(技术指导)带头攻关抓总的模式运行,“这既能及时了解掌握各队站使用消防器材装备的需求,有的放矢确定攻关课题,又能促进成员间技术交流,结合实际条件集中力量办大事,共同攻关难点问题。”
成立初期,工作室团队有10名成员。他们针对消防装备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的痛点、难点,开展了一系列的研发创新和技术攻关,至今已完成4项革新任务,并获得4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水带运输收卷一体机便是其中一项国家专利。记者见到,相比传统的手动方式,该一体机能通过电机发动收卷水带。“以往铺设一条160米长的80水带需要4名消防员,费时约6分钟。现在使用一体机只需两名消防员、花费约2分钟。而收卷一盘水带,一体机仅需15秒,比传统方法效率提高了5倍。”王玉稳说,水带运输收卷一体机从立项研发到成功申请专利,用了约3个月时间,成本不到2000元。目前,该一体机已经应用到消防救援工作中。
橡皮艇运输装置是另一项国家专利,是一对可拆装支架。“在进行城市内涝抢险救灾时,消防员需要用橡皮艇转移被困群众,在水浅的地方往往需要人力扛着橡皮艇和船外机装备涉过水面,增加了救援难度。”王玉稳说,将这对支架安装在橡皮艇底下,能帮助消防员推动橡皮艇,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救援效率。
除了在消防装备技术创新取得成果,王玉稳工匠人才工作室在人才培养、带徒传艺上也有着不俗的成绩,为消防队伍的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新活力。近两年来,工作室有两名成员进入全市消防救援队伍消防装备人才库,两名成员作为消防装备教练参加全省消防救援队伍装备比武,多名成员代表大队参加全市消防救援队伍装备比武并获得团体总分第一、1个单项第一。工作室团队的4名成员已被派到高要4个片区驻勤,为片区消防队站提供器材管理、维护保养等技术保障。
高要区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龙宇表示,王玉稳工匠人才工作室通过自身努力和成果展示,为应急消防领域树立了榜样和标杆,在大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中,激励更多指战员积极投身改革实践,不断培塑战斗精神、提升打赢本领,以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