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绮彤
近日,《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条例》公布,该条例在全国率先以地方立法形式,明确地方志工作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方志馆(驿站)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服务工作。
肇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也是广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近年来,肇庆积极推进市情展示体系规范建设,并以此为载体推动方志文化主动走向基层、服务群众,进一步发挥史志“存史、资政、育人”的重要功能,讲好肇庆故事。
肇庆市方志馆的地方志文献阅览中心已初步建成,为市民查询地情、文献资料提供了场所。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办)表示,建设方志馆(驿站)对弘扬和传承本地优秀文化传统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展示肇庆市情特色文化,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肇庆的文化氛围,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方志驿站是市民了解肇庆地方文化的重要窗口,以“小切口”推动地方志走进市民日常生活,发挥教化育人作用,传承肇庆优秀传统文化。从2021年开始,肇庆地方志工作机构积极开展方志驿站建设。至2024年底,全市共建成45个方志驿站,其中怀集县地方志驿站连麦镇文岗站荣获“广东省优秀地方志文化场馆”称号。
走进端州区城东街道星湖社区方志驿站,阅读区内明亮整洁,书架上放置了党史、地方志、年鉴等各类书籍,可供市民群众阅读查询。据了解,该驿站由端州区史志办公室和星湖社区合作共建,2021年底建成揭牌。该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方志驿站与社区书吧相结合,集展示、阅览、休憩、交流于一体,“除了方便市民在家门口查阅地方文献资料外,社区还会借助该场所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如读书分享会、未成年人科普阅读活动、中秋游园活动等。”
在市博物馆方志驿站,市民黄先生正在通过驿站内的数字设备阅读肇庆非遗文化的图文介绍。“我觉得方志驿站内设施比较齐全,资料内容详细,参观完博物馆后,可以很方便地来到方志驿站进一步查阅历史文献,深入了解展品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黄先生说道。
此外,肇庆地方志工作机构还积极挖掘村史资源,开展各类文化服务活动,让党史方志文化走下书架,走进社区与乡村,留住乡愁记忆,增强本土文化认同感,如在高要区莲塘镇,组织开展2024年“多彩乡村 共谱新篇”暨“趣说岭南佳果”宣传推广系列实践活动,传承肇庆乡村历史记忆;在鼎湖区坑口街道迪村社区开展的“讲村史、展村史、传村史”多彩乡村实践活动,鼓励村民宣传与展示家乡历史,激发当地村民对讲史、读史、传史的热情,为新时代乡村文化活动增添亮色。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